2018外科主治医师基础巩固通关测试题(9)
2017年10月21日 来源:一部报名中心
小编寄语:2017年卫生技术资格考试已经结束,关于2018年考试,小编建议考生做好3要素:细心、耐心、决心!寻找到好的复习方法和良好的心态是考试成功的关键点,路漫漫其修远兮,大家打起精神,为2018年考试而奋斗!
1. 有关上消化道大出血病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10%—15%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没有溃疡病史
B 部分肝内胆道出血没有胆系感染病史
C 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原因均是胃底食管曲张静脉破裂
D 体重进行性下降提示消化道出血可能由恶性肿瘤引起
E 出血性胃炎可有非甾体类抗炎药服用史
答案:C
部分门脉高压患者出血是因为门脉高压性胃病所引起的出血。
2. 考虑诊断为下列哪种急腹症时,不应进行诊断性腹腔穿刺
A 低位完全性机械性肠梗阻
B 腹腔内出血
C 腹部闭合性损伤
D 原发性腹膜炎
E 继发性腹膜炎
答案:A
穿刺易误伤肠管。
3. 保证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彻底性和完全性的关键在于结扎和切断以下哪一支血管
A 胃短静脉
B 左膈下静脉
C 胃冠状静脉
D 胃网膜左静脉
E 高位食管支或异位高位食管支
答案:E
4. 关于急性腹膜炎手术指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无论原发性腹膜炎或继发性腹膜炎,一经确诊均应行手术治疗
B 经非手术治疗12小时症状、体征加重
C 中毒症状明显,伴有休克表现
D 继发于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弥漫性腹膜炎
E 弥漫性腹膜炎无局限趋势
答案:A
原发性腹膜炎患者,如非手术治疗无效,腹膜炎加重或诊断上不能排除继发性腹膜炎,则考虑剖腹探查。
5. 胆总管的血液供应主要来源于下列哪个动脉的分支
A 胃右动脉
B 肝左动脉
C 肝固有动脉
D 胃十二指肠动脉
E 胆囊动脉
答案:C
胆囊管、肝总管和胆总管上段由胆囊动脉的分支供应,胆总管中段由肝固有动脉右支供给,胆总管下段由胃十二指肠动脉和胰十二指肠后上动脉分支供应。
6.上消化道出血时对病因诊断最有帮助的检查方法是:
A.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
B.内窥镜检查
C.X线钡餐检查
D.胃粘膜活
答案:B
题解:急性大出血部位多位于十二指肠球部后壁和胃小弯侧后壁。主要症状是大量呕血或黑便。胃镜检查对诊断有帮助,胃镜可以直接观察到胃粘膜的变化,直观,且不会对胃粘膜有机械性损害。
7.腹部最易损伤的空腔脏器是
A.结肠
B.胃
C.小肠
D.直肠
E.十二指肠
答案:C
题解:由于腹腔脏器不同的解剖特点,对损伤也有不同反应。肠管损伤中以小肠损伤多见,并且往往发生在空肠上段或回肠下端,因系膜短而固定,移动性小,故易受损伤。
8.提高早期胃癌诊断的三项关键手段是
A.纤维胃镜检查、胃液细胞学检查、X线钡餐检查
B.纤维胃镜检查、胃液酸碱度测定、X线钡餐检查
C.X线钡餐检查、粪便隐血试验、纤维胃镜检查
D.胃液细胞学检查、粪便隐血试验、纤维胃镜检查
E.胃液细胞学检查、四环素荧光试验、X线钡餐检查
答案:A
题解:1.大便潜血试验:大便潜血试验多次反复检查为阳性,应怀疑胃癌;2.X线钡餐检查:是目前发现胃癌的常用方法,若用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出率更高;3纤维胃镜检查:不但可以直接观察病变的粘膜情况,同时还可借助胃镜进行冲洗、摄影及取材活检等,胃癌的发现率和诊断准确率均较高;4脱落细胞学检查。纤维胃镜检查是诊断早期胃癌的有效方法,与细胞学检查、病理检查联合应用,可大大提高诊断阳性率。
男性,54岁,反复脓血便半年,每天3~4次,在当地曾按“痢疾”治疗无明显效果。近1个月出现腹胀,伴阵发腹痛。查体:消瘦,腹稍胀,软,下腹轻压痛,右下腹可扪及一肿块,质较硬,尚可活动
(9~10共用题干)
9.首选的辅助检查
A.大便细菌培养
B.CT
C.钡餐检查
D.纤维结肠镜检查
E.B超
答案:D
题解:怀疑右半结肠癌者首选X线钡剂灌肠或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也可作纤维结肠镜检查。怀疑左半结肠癌者,可先做乙状结肠镜确定有无乙状结肠癌,再选用X线钡剂灌肠或纤维结肠镜检查。B超和CT扫描检查对腹部肿块和发现肝内转移癌有帮助。约60%结肠癌病人血清癌胚抗原(CEA)明显升高。
10.根据上述资料,可能最大的诊断为
A.慢性痢疾
B.溃疡性结肠炎
C.结肠息肉
D.肠结核
E.结肠癌
答案:E
题解:凡中年以上病人,近期出现腹部隐痛不适或阵发性痛,大便习惯改变,带粘液血便,伴乏力、恶心、体重降等应警惕结肠癌可能。
以上内容为来学网小编搜集整理,更多更好的资料尽在来学网!
一部报名中心现已开通线上辅导课程,名师授课、专家答疑、更有定制科学复习计划!点击进入: 一部报名中心
梅花香自苦寒来,学习是一个打磨自己的过程,希望小编整理的资料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点击进入>>>>一部报名中心—未来因学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