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第一单元知识点十一

2017年05月27日 来源:一部报名中心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第一单元知识点十一

  第二节 清热燥湿药
  ◆性味:苦,寒。
  ◆功效应用:
  ◇清热燥湿:湿热证
  ●湿温、暑温夹湿→湿热蕴结,气机不畅
  ●蕴结脾胃→脘腹胀满、呕吐、泻痢
  ●壅滞大肠→传导失职:泻痢、痔疮
  ●蕴蒸肝胆→黄疸尿赤,耳肿流脓
  ●湿热下注→热淋涩痛,带下色黄
  ●流注关节→红肿热痛
  ●浸淫肌肤→湿疹、湿疮
  ◇清热泻火:脏腑火热证
  ◆使用注意
  ◇苦寒败胃,性燥伤阴,不宜过量
  ◇慎用:脾胃虚寒,津伤阴亏
  或配健胃、养阴药。
  ◇治火热证、热毒证,配清热泻火、解毒药
  苦参、白鲜皮
  苦参: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
  白鲜皮:苦,寒。归脾、胃、膀胱经。
  ◆共同点:
  ◇清热燥湿:下焦湿热证
  ●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疥癣瘙痒
  ●黄疸尿赤
  ◆不同点:
  ◇苦参:力较强,兼杀虫
  ○湿热带下
  ○湿热泻痢、便血、痔疮
  ●利尿:热淋涩痛,小便不利
  ●注:反藜芦
  ◇白鲜皮:清热解毒,宜湿热疮毒
  ●祛风通痹:风湿热痹
  黄芩、黄连、黄柏
  黄芩:苦,寒。肺、胆、脾、胃、大肠、小肠经
  黄连:苦,寒。心,脾、胃、胆、大肠经
  黄柏:苦,寒。肾、膀胱、大肠经
  ◆共同点:常相须为用
  ◇清热燥湿:湿热证
  ◇泻火解毒:火热证,热毒证
  ◇注:苦寒败胃,脾胃虚寒忌用
  ◆不同点:
  ◇黄芩:善清上焦湿热、肺火
  ○湿温、暑湿初起多用
  ○肺热咳嗽,痰黄质稠
  ○少阳证,配柴胡
  ●凉血止血:血热出血
  ●除热安胎:怀胎蕴热,胎动不安
  ●炮制:
  ○生用清热
  ○炒用安胎
  ○炒炭止血
  ○酒炒清上焦热
  ●商品:
  ○枯芩善清肺火
  ○子芩(条芩)善清大肠
  ◇黄连:力最强,善清中焦湿热、心火、胃火
  ○湿阻中焦
  ○湿热泻痢要药,常配木香
  ○高热神昏、口疮
  ○血热吐衄
  ○胃火炽盛,牙痛、呕吐、消渴
  ○肝火犯胃,肝胃不和,配吴茱萸
  胁肋胀痛、呕吐吞酸
  ○目赤肿痛、耳痛流脓
  ●炮制:
  ○酒炙善清上焦火热
  ○姜炙善清胃和胃止呕
  ○吴萸炙善舒肝和胃止呕
  ◇黄柏:善清下焦湿热、相火
  ○湿热带下 ○脚气、痿证
  ●退热除蒸:骨蒸潮热、盗汗遗精,配知母
  龙胆
  龙胆:苦,寒。归肝、胆经
  ◆清热燥湿:善清下焦湿热
  ◇湿热黄疸
  ◇带下、阴肿阴痒
  ◇湿疹瘙痒
  ◆泻肝胆火:肝经火热
  ◇头痛、目赤耳聋、胁痛口苦。
  ◇惊风抽搐
  秦皮
  【药性】苦、涩,寒。归肝、胆、大肠经。
  ◆清热燥湿,兼收涩:湿热泻痢、带下
  ◆清肝明目:肝火目赤
  苦豆子、三棵针、马尾连
  ◆共同点:
  ◇清热燥湿:湿热证
  ◇泻火解毒:热毒证
  ◆不同点:
  ◇苦豆子:止痛,杀虫
  ◇三棵针:跌打损伤
  ◇马尾连:热病烦躁、肺热咳嗽

一部报名中心现已开通线上辅导课程,名师授课、专家答疑、更有定制科学复习计划!点击进入: 一部报名中心

心之所往
来而学之

更多热门考试资讯,点击进入:一部报名中心

在线视频学习,海量题库选择,点击进入:一部报名中心

梅花香自苦寒来,学习是一个打磨自己的过程,希望小编整理的资料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点击进入>>>>一部报名中心—未来因学而变

学习视频,在线题库、报考指南、成绩查询、行业热点等尽在一部报名中心(点击进入)

最新资讯
获客广告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