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普通外科主治医师考试普通外科学-阑尾疾病
2017年04月24日 来源:一部报名中心一、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关于阑尾的解剖特点,下列不正确的是
A.是一圆形管状器官,长5~8cm,直径0.5~0.8cm,远端为盲端,近端与盲肠相通
B.血供为回结肠动脉分支,为终末动脉,静脉经回结肠静脉、肠系膜上静脉汇入门静脉
C.黏膜和黏膜下层中含有丰富的淋巴组织,呈纵行分布
D.阑尾尖端较为游离,根据其指向大致分为盆位、脾位、盲肠后位
E.阑尾解剖位置的体表投影是右髂前上棘至脐连线的中内1/3处
正确答案:E解题思路:阑尾解剖位置的体表投影应是右髂前上棘至脐连线的中外1/3处。
2.阑尾腺癌的临床特点中,错误的是
A.为一罕见阑尾疾病,发病年龄为50岁左右
B.无特殊症状和体征,往往在术中或术后发现已属晚期
C.好发于阑尾根部,易侵犯回盲部和结肠
D.阑尾腺癌的穿孔率较低
E.右下腹痛或右下腹包块是该病的主要表现
正确答案:D解题思路:阑尾腺癌的穿孔率高,可达39%~55%。可能是因为该病发病隐匿,误诊率高,确诊时肿瘤多较大,且阑尾管壁薄,管腔狭小,伸展性小,腺癌又多发于近端而堵塞管腔,分泌物不能外排而压力增高致破裂穿孔,当然也不能排除肿瘤侵犯结肠出现坏死而穿孔。穿孔容易导致腹腔种植转移。
3.阑尾类癌的临床特点中,错误的是
A.胃肠道类癌中最常见的一种,主要位于阑尾黏膜下层,70%~90%的阑尾类癌小于1cm
B.主要在阑尾黏膜下层生长,不会发生转移
C.临床多无明显症状,多数在急性阑尾炎术中或术后发现,预后较其他部位类癌好
D.起源于Lieberkuhn隐窝的Kultschitzky细胞的低度恶性肿瘤,这种细胞内的颗粒对银具很强亲和力,又称嗜银细胞,能分泌5-羟色胺
E.大多数为良性,病理切片见肿瘤仅限于黏膜下层,无浆膜转移,恶性者直径均大于2cm
正确答案:B解题思路:阑尾类癌可发生转移。阑尾类癌可直接侵犯邻近组织,如盲肠、输尿管等,晚期可出现腹腔和后腹膜转移。淋巴结转移主要沿阑尾系膜淋巴结、右结肠动脉根部淋巴结、腹主动脉淋巴结途径。血行转移主要是肝脏,其次为肺、脑、骨等,但非常罕见。另外,类癌转移是临床上诊断恶性的标准。一般以肿物直径的大小作为判断是否发生转移和恶性程度的可靠指标,即阑尾类癌直径<0.5cm者可视为良性,直径在0.5~1.5cm者可视为交界性肿瘤,直径>1.5cm有明确转移或直径>2cm者可视为低度恶性。
4.男性,20岁,因阑尾炎穿孔行阑尾切除术后1周,体温仍在38~39℃,腹胀、腹痛,尿频,大便次数多。首先考虑
A.膈下脓肿
B.肠间脓肿
C.盆腔脓肿
D.脾破裂
E.胃、十二指肠穿孔
正确答案:C解题思路:阑尾手术后出现发热、腹痛、尿频、大便次数增多时,应考虑盆腔脓肿可能。
5.阑尾炎的临床病理类型中,不包括
A.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B.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C.坏疽性阑尾炎
D.慢性阑尾炎
E.阑尾周围脓肿
正确答案:E解题思路:阑尾周围脓肿是阑尾炎未经及时治疗的后果,故不属于临床病理的分类。
二、A2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6.男性,38岁。阑尾切除术后5天。体温38.5℃,伤口疼痛,无红肿,压痛明显,轻度水肿。根据患者情况,应采取的措施是
A.更换广谱抗生素
B.拆除切口缝线,敞开伤口
C.切口诊断性穿刺
D.理疗
E.继续观察
正确答案:B解题思路:阑尾穿孔后脓液沿右结肠旁沟到右膈下形成脓肿,脓肿刺激膈中心,通过膈神经反射引起右肩部疼痛,并通过刺激胸膜引起反应性胸腔积液。
7.女性,20岁。转移性右下腹疼痛3天。查体:体温38.5℃。右下腹肌稍紧张,可触及一6cm×5cm包块,压痛明显。目前不宜采取的治疗方式是
A.卧床休息,暂禁食
B.全身支持治疗
C.对症治疗
D.急诊阑尾切除术
E.选用敏感广谱抗生素
正确答案:D
8.男性,13岁。脐周疼痛伴恶心,呕吐6小时,腹痛转移至右下腹1小时。查体:体温38.2℃。右下腹麦氏点局限性压痛、反跳痛。白细胞计数18.0×109/L,N83%。此时应采取的治疗措施是
A.禁食,静脉输液
B.应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C.对症治疗
D.急诊手术
E.病情无好转,考虑手术治疗
正确答案:D
9.男性,46岁。急性阑尾炎伴阑尾穿孔手术后持续发热半个月。右上腹及右肋缘下疼痛,并向右肩部放射。腹部X线平片:右膈肌膨隆,可见局限性液平。X线胸片:右侧胸腔积液。根据患者情况,首先要考虑的术后并发症是
A.腹腔感染
B.右膈下脓肿
C.右肺部感染
D.右膈上脓肿
E.高位肠间脓肿
正确答案:B
10.男性,65岁。上腹部疼痛伴乏力、恶心、呕吐12小时,右下腹疼痛,解稀便数次4小时。查体:体温37.5℃。右下腹轻压痛及反跳痛,肌紧张不明显,肠鸣音活跃。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5.0×109/L,中性粒细胞92%,尿常规:红细胞(++),白细胞少许。诊断首先要考虑
A.胃肠型感冒
B.急性胃肠炎
C.急性阑尾炎
D.右侧输尿管结石
E.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正确答案:C
三、A3/A4型题:以下提供若干个案例,每个案例下设若干道考题。请根据答案所提供的信息,在每一道考题下面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1-14题共用题干)
患者,男性,30岁,转移性右下腹痛10小时,并恶心、呕吐,吐物为胃内容,量少,并发热,体温约38.2℃,脉搏98次/分,右下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腰大肌试验阳性,血白细胞为12×109/L,中性90%,尿常规白细胞8~10个/HP,红细胞2~3个/HP。
11.该患者诊断考虑
A.急性胆囊炎
B.急性胃炎
C.急性阑尾炎
D.急性胰腺炎
E.输尿管结石
12.该患者最佳治疗方法为
A.观察
B.急诊行手术治疗
C.抗感染补液
D.中药治疗
E.对症治疗
13.该患者可能出现的最严重并发症为
A.门静脉炎
B.肠梗阻
C.化脓性腹膜炎
D.腹腔脓肿
E.水、电解质紊乱
14.该患者手术后最常出现的并发症为
A.肠粘连梗阻
B.肠瘘
C.腹腔残余脓肿
D.腹腔出血
E.切口感染
正确答案:11.C;12.B;13.A;14.E
(15-16题共用题干)
男性,24岁,因急性阑尾炎穿孔伴局限性腹膜炎,行阑尾切除术后5天,仍有腹痛,腹胀,体温38℃以上,大便3~5次/d,量少且有下坠感。血WBC18×109/L。
15.应首先考虑为
A.切口感染
B.并发肠炎和菌痢
C.并发膈下脓肿
D.盆腔脓肿
E.化脓性门静脉炎
16.为明确诊断,首先应做的检查是
A.伤口检查
B.CT
C.直肠指检检查
D.X线胸腹部摄片
E.粪便常规检查
正确答案:15.D;16.C
四、B型题: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问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某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17-19题共用备选答案)
A.转移性腹痛,腹痛压痛部位较低,肌紧张较轻,可出现直肠刺激症状或膀胱刺激症状
B.腹痛、压痛和肌紧张均局限于右上腹,临床上常误为急性胆囊炎,B超检查有助诊断
C.转移性左下腹痛,压痛和肌紧张也限于左下腹,应仔细进行胸、腹部的体检和X线检查
D.疼痛,压痛在上腹部,肌紧张明显,临床上常误为急性胰腺炎,淀粉酶检查有助诊断
E.疼痛,压痛在左下腹,疼痛向外阴部放射,常误为尿路结石,X线检查有助诊断
17.低位(盆腔位)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特点是
18.高位(肝下位)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特点是
19.左侧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特点是
正确答案:17.A,18.B,19.C
(20-22题共用备选答案)
A.大网膜不易包裹阑尾,穿孔率高
B.症状、体征与病理改变往往不一致
C.腹部麦氏点压痛位置偏高
D.腹部阵发性绞痛,局部无明显体征
E.中下腹广泛压痛
20.小儿阑尾炎的特点是
21.老年人阑尾炎的特点是
22.妊娠中晚期阑尾炎的特点是
正确答案:20.A,21.B,22.C
一部报名中心现已开通线上辅导课程,名师授课、专家答疑、更有定制科学复习计划!点击进入: 一部报名中心
梅花香自苦寒来,学习是一个打磨自己的过程,希望小编整理的资料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点击进入>>>>一部报名中心—未来因学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