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考前复习指导三

2017年05月27日 来源:一部报名中心

中医执业医师考前复习指导三

  细目三:肺炎球菌肺炎
  一、肺炎的分类
  1.病因及发病机制 分为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真菌性肺炎、肺炎衣原体肺炎、非感染性肺炎等。
  (1)细菌性肺炎: ①肺炎球菌肺炎;②葡萄球菌肺炎;③克雷白杆菌肺炎④军团菌肺炎。
  (2)病毒性肺炎:
  (3)非感染性肺炎: ①放射性肺炎;②吸入性肺炎。
  2.病理
  肺炎链球菌肺炎病理改变分期:充血期;红色肝变期;灰色肝变期;消散期。
  二、临床表现
  肺炎球菌肺炎
  起病急,寒战,高热,胸痛,咯铁锈色痰 ;呼吸困难→休克性肺炎或中毒性肺炎;肺实变时有叩浊、语颤增强、支气管呼吸音;并发症少见。
  三、西医治疗
  肺炎球菌肺炎――首选青霉素G;
  中 医:
  本病与中医学的“肺热病”相类似,可归属于“咳嗽”、“喘证”、“肺炎喘嗽”等病证范畴。
  一、中医病因病机
  1.风热犯肺 2.痰热壅肺 3.热闭心神 4.阴竭阳脱
  总之,肺热病属外感病,病位在肺,与心、肝、肾关系密切 。
  二、中医辨证论治
  1.邪犯肺卫证
  证候:发病初起,咳嗽,咯痰不爽,痰色白或黏稠色黄 ,发热重,恶寒轻,无汗或少汗,口微渴,头痛,鼻塞,舌边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方药:三拗汤或桑菊饮加减。
  2.痰热壅肺证
  证候:咳嗽,咳痰黄稠或咳铁锈色痰,呼吸气促 ,高热不退,胸膈痞满,按之疼痛,口渴烦躁,小便黄赤,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洪数或滑数 。
  治法:清热化痰。宽胸止咳。
  方药:麻杏石甘汤合苇茎汤加减。
  3.热闭心神证
  证候:咳嗽气促,痰声辘辘,烦躁,神昏谵语,高热不退 ,甚则四肢厥冷,舌红绛,苔黄而干,脉细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化痰开窍。
  方药:清营汤加减。
  4.阴竭阳脱证
  证候:高热骤降,大汗肢冷,颜面苍白,呼吸急迫 ,四肢厥冷,唇甲青紫,神志恍惚, 舌淡青紫,脉微欲绝。
  治法:益气养阴,回阳固脱。
  方药:生脉散合四逆汤加减。
  5.正虚邪恋证
  证候:干咳少痰,咳嗽声低,气短神疲,身热,手足心热,自汗或盗汗 ,心胸烦闷,口渴欲饮,或虚烦不眠,舌红,苔薄黄,脉细数。
  治法:益气养阴,润肺化痰。
  方药:竹叶石膏汤。
  细目四:肺结核
  一、西医病因病理
  1.病因及发病机制
  (1)病原学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支杆菌 引起。
  (2)感染途径 :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排菌的肺结核患者 是主要传染源。
  2.病理: 结核病基本病理是炎性渗出、增生和干酪样坏死 。
  二、诊断标准
  (1)全身结核中毒症状及呼吸道症状:
  1发热(长期午后低热或不规则高热)、盗汗、体重减轻;
  2纳差、乏力;
  3咳嗽、咳少量黏液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
  (2)体征 多无阳性体征,如肺上部尤其肩胛间区 出现叩诊音浊、湿啰音等应疑诊肺结核。
  (3)结核菌素试验:3岁以下婴幼儿呈阳性反应,提示有活动性结核;成人阳性只说明有结核感染史,但若高稀释度(1IU)呈强阳性,常提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病灶 。
  (4)血沉 增快有助于结核活动性的判断及治疗效果判定,但血沉正常亦不能除外活动性肺结核。
  (5)X线检查: 对肺结核诊断有很高价值 。肺结核早期发现、分型和分期,确定病变性质、范围、部位、转归以及治疗方案等都必须依据X线检查。
  (6)痰结核菌检查: 是诊断肺结核的主要依据 ,亦是考核疗效、随访病情的重要指标。
  (7)纤维支气管镜及活组织病理检查 : 有助于不典型或疑难病例的诊断。
  三、肺结核分类
  1999年我国制定了结核病新的分类法,分为原发型肺结核、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继发型肺结核(包括浸润性肺结核、空洞性肺结核、结核球、干酪样肺炎、纤维空洞性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其他肺外结核、菌阴肺结核。
  四、西医治疗
  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简称化疗) 化疗应该坚持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使用敏感药物 的原则。我国应用的第一线化疗药物主要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第二线化疗药物有乙胺丁醇、对氨基水杨酸。
  具有独特的杀菌作用,能杀灭酸性环境中的结核菌:吡嗪酰胺;
  最常用的抗结核药――异烟肼;
  主要不良反应为第VIII对颅N损害的氨基糖苷类:链霉素。
  五、预防
  接种卡介苗 是预防肺结核病最有效的办法。
  中 医:
  一、中医辨证论治
  1.肺阴亏损证
  证候:干咳,咳声短促,咳少量白黏痰,或痰中有血丝或血点,色鲜红 ,胸部隐隐闷痛,低热,午后手足心热 ,皮肤干灼,口咽干燥,少量盗汗 ,舌边尖红,无苔或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润肺。
  方药:月华丸加减。
  2.阴虚火旺证
  证候:咳呛气急,痰少黏稠或吐少量黄痰,时时咳血,血色鲜红,午后潮热,五心烦热,骨蒸颧红,盗汗量多 ,心烦失眠,性急善怒,胁肋掣痛,男子梦遗失精,女子月经不调 ,形体日渐消瘦,舌红绛而干,苔黄或剥,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
  方药: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加减。
  3.气阴耗伤证
  证候:咳嗽无力,气短声低,咳痰清稀,色白量较多,偶或夹血,或咯血,血色淡红,午后潮热,伴有畏风怕冷,自汗与盗汗并见 ,纳少神疲,便溏,面色白,舌质光淡,边有齿印,苔薄,脉细弱而数。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保真汤加减。
  4.阴阳两虚证
  证候:咳逆喘息少气,喘促气短,动则尤甚,咯痰色白,或夹血丝,血色暗淡,潮热,自汗,盗汗 ,声嘶或失音,面浮肢肿,心慌,唇紫肢冷,形寒,或见五更泄泻 ,口舌生糜,大肉尽脱,男子滑精、阳痿,女子经少、经闭 ,舌质光淡隐紫少津,脉微细而数,或虚大无力。
  治法:滋阴补阳。
  方药:补天大造丸加减。
 

一部报名中心现已开通线上辅导课程,名师授课、专家答疑、更有定制科学复习计划!点击进入: 一部报名中心

心之所往
来而学之

更多热门考试资讯,点击进入:一部报名中心

在线视频学习,海量题库选择,点击进入:一部报名中心

梅花香自苦寒来,学习是一个打磨自己的过程,希望小编整理的资料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点击进入>>>>一部报名中心—未来因学而变

学习视频,在线题库、报考指南、成绩查询、行业热点等尽在一部报名中心(点击进入)

最新资讯
获客广告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