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2025年青年岐黄学者培养项目推荐人员名单的公示

2025年07月11日 来源:河北省卫健委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开展2025年中医药青年拔尖人才培养项目的通知》要求,我局组织开展了2025年青年岐黄学者培养项目申报推荐工作,经资格审核、专家评审等环节,最终确定了10名推荐人员。现将推荐人员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2025年7月11日至7月17日。如有异议,请及时向省中医药管理局实名书面反映。以单位名义反映情况的应加盖公章。信函以寄出日邮戳为准。

  邮寄地址:石家庄市新华区合作路42号

  邮政编码:050051

  联系电话:0311-66165522


  附件:1.2025年青年岐黄学者培养项目推荐人员名单

        2.2025年青年岐黄学者培养项目推荐人员基本情况


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

2025年7月11日

附件1

QQ20250711-162124.png

附件2

2025年青年岐黄学者培养项目推荐人员

基本情况


  杜  昕,女,1984年6月出生,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河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致力中医药及中医适宜技术对咽喉反流的临床研究,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市厅级课题2项,参研国家级课题1项。获河北省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发表文章50余篇,作为副主编编写专著5部,参编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五五”规划教材1部;获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河北省省委高层次人才、国医名师专病专科薪火传承工程特聘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河北省中医院耳鼻喉科项目负责人、“石家庄青年五四奖章”提名奖等称号。以主持人身份承担河北省自然基金项目1项,河北省科技攻关项目1项,河北省高层次人才工程资助项目1项。

  贺  明,女,1982年7月出生,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北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院长。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青年副主任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青年委员会常务委员等。致力中医药防治生殖调控障碍研究,主持和参研国家级课题7项,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表文章45篇,其中SCI收录16篇;为河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河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获得者;获河北省拔尖人才、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等称号。

  霍炳杰,男,1980年10月出生,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科主任,中医疑难病门诊主任,河北省消化道肿瘤中医辨治重点研究室主任。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京津冀基础专项等多项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荣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河北省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发表文章90余篇,其中SCI文章20余篇,最高影响因子为中国科学院一区8.3分。年门诊量3万余人次。获评“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获河北省首届中医药职业技能大赛四诊赛道冠军,荣获中华中西医结合学会首届中西医结合优秀青年贡献奖,荣获石家庄市委组织部授予“石家庄市青年拔尖人才”,河北省“三三三”人才。

  孔德志,男,1985年1月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副所长。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基础的科研工作,以揭示优势方药发挥药效的靶点为突破口,“以药探理”,深入解读中医药的科学原理。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精准医学重点项目1项,参与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重点专项等省部级项目5项。发表文章40余篇,SCI收录29篇,中科院一区论文6篇,授权发明专利3项,主编新世纪创新教材1部。指导学生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2项、省级研究生创新项目2项。担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针药结合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杂志编委等职。

  田春雨,男,1981年3月出生,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北理工大学中医学院副院长、河北省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重点实验室主任兼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an TCM Association副会长。致力中医药防治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基础研究、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及中医药国际合作工作,承担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5项,发表论文40多篇,主编专著3部,主编教材1部,获发明专利5项,第一完成人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获唐山市第七批市管优秀专家、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河北省普查工作“最美伙计”等称号。与匈牙利佩奇大学、Oriental Herbs Kft.合作建立了中东欧中药培植与开发基地及河北省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申报并获批国际专利及欧盟功能性产品2个。

  徐丁洁,女,1984年6月出生,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华北理工大学中医学院中心实验室主任。靶向妇科寒证生物学机制研究,首创妇科虚寒证动物模型制备方法,在相关实验中被广泛应用;构建“中药单体-靶点-病变-机制”的研究策略,解析经方物质基础和量效关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级研究生专业学位教学案例(库)1项,市厅级项目6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7项。相关研究发表文章30余篇,SCI 7篇,其中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发表SCI 1区top 期刊1篇,2区top期刊1篇。

  杨凤文,女,1981年10月出生,硕士生导师,河北省中医院肾病一科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的后备学科带头人,河北省中医康复学会肾病康复专委会主任委员。致力于慢性肾脏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发表文章30余篇,SCI收录2篇,作为主编编写国家级专著4部,参编2部;获2022年河北省医师行业先进个人等称号。参研国家级课题2项,主持河北省自然基金项目1项、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联合攻关项目1项、省政府优才项目2项、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项目2项。

  张  丹,男,1986年8月出生,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院长。致力中药饮片质量控制与炮制机理研究。主持和参研省部级及以上课题13项;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文章42篇,SCI收录23篇,作为主编或副主编编写著作8部,参编教材6部;主持和参与制定ISO中医药国际标准2项,省级地方炮制规范31项;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咨询专家、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优秀青年、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石家庄市青年拔尖人才等称号。协助技术负责人完成河北省112县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摸清我省中药资源家底。

  赵见文,男,1983年2月出生,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北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人选,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科主任医师、脑病专业组GCP科研主任,常年致力于中西医结合脑病的临床治疗与研究。主持或参研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在医院负责开展全国多中心GCP研究项目5项,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2项,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科技进步奖3项,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河北省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4项。近年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中科院2区SCI论文1篇,ESCI、CSCD论文1篇,编写专著3部,取得发明专利1项,研发制剂实现成果转化1项。获河北省名医学会中青年创新人才奖,先后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青年委员、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睡眠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中医药学会浊毒证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北省医学科技评审专家库专家组成员等。

  周奎龙,男,1983年2月出生,医学博士、主任中医师,河北中医药大学师承导师,河北省邢台市人民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兼河北省名中医陈树真工作室主任。致力于中医玄府理论及其指导肺系疾病临床研究,主持和参研课题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河北省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邢台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发表文章40余篇,SCI收录3篇,作为主编、副主编编写专著各1部;获得河北省第五批中医临床优秀人才、河北省医师协会“最美抗疫者”、邢台市首届青年名中医、邢台市科技创新先进个人、邢台市卫生健康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一部报名中心现已开通线上辅导课程,名师授课、专家答疑、更有定制科学复习计划!点击进入: 一部报名中心

心之所往
来而学之

更多热门考试资讯,点击进入:一部报名中心

在线视频学习,海量题库选择,点击进入:一部报名中心

梅花香自苦寒来,学习是一个打磨自己的过程,希望小编整理的资料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点击进入>>>>一部报名中心—未来因学而变

学习视频,在线题库、报考指南、成绩查询、行业热点等尽在一部报名中心(点击进入)

最新资讯
获客广告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