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案例分析

161. 【背景资料】 某企业投资建设的一个工业项目,生产运营期10年,于5年前投产。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000万元(不含可抵扣进项税)全部形成定资,固定资产使用限10年,残值率5%,直线法折旧。目前,项目处于正常生产年份。正常生产年份的不含税销售收入为2100万元,不含可抵扣进项税的经营成本为1200万元,可抵扣进项税为72万元。 为了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该企业拟对项目进行改建,方案如下: 1.改建工程建设投资1100万元(含可抵扣项税100万元),由企业自有资金投入,全部形成新增固定资产。新增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同原固定资产剩余使用年限,残值率折旧方式和原固定资产相同。 2.改建工程在项目运营期第6年年初开工,用时两个月改建完成,投入使用。 3.改建后,项目产品正常年份的产量规模不变,但原产量中50%的产品升级为新型号,产品单价较原单价提高50%(原产量中另外50%的产品的型号和单价不变)。 4.改建后,正常生产年份的不含可抵扣进项税的年经营成本比改建前提高10%,年可抵扣进项税达到110万元。项目生产所需流动资金保持不变。 5.改建当年项目原产品、新品的产量为改建后正常年份产量的80%,相应的经营成本及其可抵扣进项税亦为正常年份的80%。 6.项目产品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增值税附加税率为12%,企所得税税率为25%。 【问题】 1.列式计算改建工程实施后项目的年折旧额。 2.列式计算改建工程实施当年应缴纳的增值税。 3.列式计算改建当年和改建后正常年份的总成本费用、税前利润、所得税 4.完成项目改建前后经济数据表(答题卡表1-20)的填写。 5.遵循“有无对比”原则,列式计算改建工程的净现值(折现至改建工程开工时点,财务基准收益率为12%),判断改建项目的可行性。 (改建工程建设投资按改建当年年初一次性投入考虑。改建当年固定资产折旧按整年考虑。相关资金时间价值系数见表1-19,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501349_3.gif]
162. 【背景资料】 某企业投资建设一个工业项目,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相关资料和基础数据如下: 1.项目工程费用为200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为500万元(其中形成无形资产费为200万元),基本预备费8%,预计未来3年的年均投资价格上涨率为5%。 2.项目建设前期年限为1年,建设期为2年,生产运营期为8年。 3.项目建设期第1年完成项目静态投资的40%,第2年完成静态投资的60%,项目生产运营期第1年投入流动资金240万元。 4.项目建设投资、流动资金均由资本金投入。 5.除形成无形资产外,项目建设投资全部形成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按生产运营期平均摊销;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8年,残值率为5%,采用直线法折旧。 6.项目正常年份的产品设计生产的产品设计生产能力为10000件/年,正常年份年总成本费用为950万元(含税),其中项目单位产品的可变成本为550元(含进项税额60元),其余为固定成本,项目产品预计售价为1400元/件(含销项税额180元),增值税附加税率为9%,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7.项目生产运营期第1年的生产能力为正常年份设计生产能力的70%,第2年及以后各年的生产能力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100%。 (除资本金净利润率之外,前3个问题计算结果以万元为单位,产量盈亏平衡点计算结果取整,其他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问题】 1.分别列式计算项目建设期第1年、第2年价差预备费和项目建设投资。 2.分别列式计算项目生产运营期的年固定资产折旧额和正常年份可变成本、固定成本、经营成本。 3.分别列式计算项目生产运营期正常年份的所得税和项目资金净利润率。 4.列式计算项目正常年份产量盈亏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