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

2575. 【背景资料】 建设单位投资酒店工程,建筑面积为1.2万平方米,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设单位发布了招标公告,招标控制价为1.12亿元。先后有9家单位通过资格预审后参加投标,最终D施工单位以1.02亿元中标。双方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7-0201)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 合同部分条款约定如下:工程质量合格;实际工程量差异在±15%(含±15%)以内时按照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结算,超出幅度大于15%时按照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的0.95倍结算,减少幅度大于15%时按照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的1.05倍结算。 该工程土方清单工程量为7200m3,综合单价为25元/m3。土方开挖阶段,采用租赁2台斗容量为1m3的反铲挖土机施工(租赁费1200元/台班)。土方工程分包合同约定6月11日开工,6月22日完工。 开挖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6月18日,由于建设单位拟在酒店顶部建造钢结构游泳池,造成工程设计重大修改,需要增加基坑深度,挖土量增加1800m3。D施工单位及时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了修改,重新审批后实施。 事件二:往下开挖过程中,发现不明古化石,接到监理工程师6月24日的停工的指令,进行勘探,配合用工28个工日,并于6月27日复工,期间挖土机在现场闲置。 针对上述两个事件,D施工单位按照程序,收集了合同资料、日常的工程资料和合同双方信息沟通资料等证据,提出了全部的工期、费用索赔。 该工程外墙外保温工程采用定型产品,产品进场时供应商提供了配套的组成材料和型式检验报告。钢结构游泳池施工结束后,总监理工程师组织了有关人员按照分项工程对钢结构进行了验收。 相关监督部门对本项目现场文明施工管理等进行检查时发现:现场出入口仅设置了大门,车辆和人员出入口分设,车辆出入口设置了车辆冲洗设施,人员进入施工现场的出入口设置了闸机,市区主要路段的围挡高度为2.0m。进入楼层的临时消防竖管直径为75mm,每层设置一个出水口。在塔吊开关箱中增加控制开关作为消防泵的接入电源。 【问题】 1.除工程设计有重大修改外,施工组织设计应及时进行修改或补充的情况还有哪些?假设人工费单价为300元/工日,因增加用工所需的管理费为增加人工费的10%。针对事件一、事件二,D施工单位共可索赔工期、费用总额是多少? 2.索赔必须符合的基本条件有哪些?索赔证据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3.外墙外保温工程定型产品的型式检验报告应包括哪些容?指出钢结构游泳池验收中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4.指出相关监督部门现场检查发现的不妥之处。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宣传方式有哪些?
2576. 【背景资料】 某新建办公楼工程,地下二层,地上十六层,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屋面保温层为喷涂硬泡聚氨酯,厚度为350mm。通过公开招标,建设单位与某施工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施工合同中约定钢筋由建设单位供应,其他结构材料及装饰装修材料均由总承包单位自行采购。 施工单位进场后及时向监理单位报送了该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其中规定工程的施工顺序为“先准备、后开工”,“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围护”,“先结构、后装饰”,“先土建、后设备”。 首层梁板钢筋绑扎时,由于供应方直螺纹套筒缺货,施工单位采取闪光对焊的方式进行钢筋连接施工。在混凝土浇筑前,监理工程师进行钢筋隐蔽验收时发现:梁下部纵筋接头位置设置在跨中1/3处;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主梁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板的钢筋在下。 在屋面硬泡聚氨酯保温层喷涂前,项目部向监理单位提交了喷涂专项方案,内容包括:基层应平整、干燥、干净,喷涂时喷嘴与施工基面的间距由操作工人根据现场条件并结合经验确定,一次喷涂厚度20mm,硬泡聚氨酯喷涂后20min内严禁上人。监理单位认为所报专项方案部分内容有误,要求按相关规定修改后重报。 屋面硬泡聚氨酯保温层施工中,项目部对基层及表面处理等内容进行了隐蔽工程验收,并保留了相关的记录和图像资料。 节能分部工程完成后,总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质量检查员、施工员进行了该分部工程的验收工作。 【问题】 1.施工顺序确定的原则有哪些?施工方法确定的原则是什么? 2.常用的钢筋焊接方法还有哪些?针对钢筋隐蔽验收中的问题写出正确做法。混凝土浇筑前现场应先检查验收的工作有哪些? 3.针对屋面硬泡聚氨酯保温层喷涂专项方案中的不妥予以改正。屋面节能工程隐蔽工程验收的部位还有哪些? 4.指出节能分部工程质量验收中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2577. 【背景资料】 某办公楼工程,地下两层,地上十六层,现浇框架剪力墙结构。基坑开挖深度为8.2m,支护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排桩加内支撑,基坑南侧3m处有一埋深1.5m的燃气管线。 总承包单位在施工现场安装了一台塔吊用于垂直运输,在结构、外墙装修施工时,采用高度36m的落地式双排钢管脚手架和悬挑式脚手架。 地基基础施工阶段,施工单位相关部门对项目安全进行检查时发现:支护结构发生了墙背土体沉陷,项目部采取了增设坑内降水设备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但实施效果不好。于是责令项目部增加处理措施并对周围管线采取应急措施。 脚手架搭设完成后,项目负责人组织项目施工、技术、安全、作业班组负责人等有关人员按照技术规范、施工方案、技术交底等有关技术文件进行了验收。检查发现:脚手架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为200mm;在外侧立面的两端由底至顶各设置一道剪刀撑;纵向扫地杆固定在距底座上皮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架体用拉筋配合顶撑的方式与主体结构连接。 结构施工阶段,项目进行月度安全大检查,对该项目塔吊的多塔作业、保护装置、安拆、验收与使用等保证项目进行了全数检査,均符合要求。 项目经理要求安全员对现场塔吊的安全装置进行全面检查,但安全员仅对塔吊的力矩限制器、超高、变幅、行走限位器进行了安全检查。 现场塔式起重机吊运模板时,一次的吊运载荷达到了额定载荷的95%,栓拉溜绳后,塔吊司机直接起吊,监理发现后,勒令停止吊运工作。 【问题】 1.项目部对于支撑式支护结构发生了墙背土体沉陷还可增加的常见处理措施有哪些?对基坑周围管线保护的应急措施有哪些? 2.针对脚手架搭设和验收中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项目部应在哪些阶段进行脚手架检查? 3.塔式起重机检查评定的保证项目还有哪些?项目安全员还应对吊塔的哪些安全装置进行检查? 4.针对塔吊吊运时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2578. 【背景资料】 某办公楼工程,地下一层,地上十二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形式采用筏形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P6。采用合成高分子卷材防水,地下室外墙采用外防外贴法。甲公司总承包施工。 事件一:在工程开工前,甲公司编制了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经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后加盖受控章。 事件二:甲公司编制了单位工程进度计划的网络图,如图1所示: [643328_1.gif] 事件三:甲公司将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报送监理单位审批,总监理工程师发现E、G工作均应在B工作完成后才能开始。甲公司按监理单位提出的工序要求调整了进度计划,各项工作持续时间不变。监理单位要求甲公司在计划实施中确保修改后的进度计划总工期与原计划总工期保持不变。原计划各项工作相关参数见表1。 [643431_2.gif] 事件四:在地下室卷材防水施工前,项目部对施工班组进行了技术交底。具体如下:铺贴双层卷材时,上下两层和相邻两幅卷材的接缝应错开1/3〜1/2幅宽,且两层卷材相互垂直铺贴;地下室侧墙的卷材采用点粘法施工;先铺立面,后铺平面;从底面折向立面的卷材与永久性保护墙的接触部位,采用满粘法施工;混凝土结构完成,铺贴立面卷材时,卷材接槎的搭接长度为80mm。 【问题】 1.事件一中,施工组织设计按编制对象可分为哪些形式? 2.事件二中,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求出总工期,写出关键线路(用编号表示)。参考参数标注示例,分别写出工作E、H剩余两项参数。 3.事件三中,计算修改后的总工期,写出关键线路(以工作表示)。从赶工费最优的角度考虑,写出应压缩的工作项,每项工作压缩天数,列式计算所需赶工费用(元)。 4.施工进度计划调整的内容有哪些?进度计划调整的方法有哪些? 5.针对事件四中交底工作中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