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工程

1598. 背景资料 某中型煤矿设计年生产能力为90万吨,采用立井单水平开拓、中央并列式通风。一施工单位中标承建该矿井的主井井筒及箕斗装载硐室和井下相关巷道和硐室工程,井筒净直径5.5m、深度560m。矿井施工组织设计安排主井先开工,箕斗装载硐室与井筒同时施工,主副井同时到底进行短路贯通,主井临时改绞,改绞完成后安排井下巷道及硐室的施工。 项目部编制的井筒施工组织设计显示,基岩段采用钻眼爆破法施工,短段掘砌混合作业。井内施工设备和设施的选型和布置充分考虑施工工艺的需求,选用6臂风动伞钻打眼,炮眼深度4.0m;吊盘上层盘为保护盘;中间盘布置1台HZ-4中心回转抓岩机进行出矸;下层盘布置混凝土分灰器、风动潜水泵及水箱,工作面采用1.5m高组合钢模板砌壁,井底安设卧泵排水;管路采用井壁固定,放炮电缆随安全梯钢丝绳悬吊。施工单位总工程师审批发现井筒施工设备布置存在问题,要求重新进行布置。项目部及时进行了相关调整,纠正了错误,并最终通过了审批。 在井筒施工到底后,主井施工单位通过建设单位协调,其它施工单位积极配合,顺利完成了主副井贯通工作。在对主井井筒进行临时改绞后,及时安排井底车场运输巷道及一些临时工程的施工。地质资料显示该矿井井底车场附近有弱含水层,且岩层的渗透性好,中央变电站施工验收时发现衬砌有渗漏水现象。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对围岩进行注浆封水处理,施工单位及时进行了处理,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了注浆封水处理的费用和工期索赔申请。 问题: 1.针对井筒施工设备选型和布置中存在的问题,给出正确的做法。 2.主井临时改绞,井筒内应布置哪些主要的施工设备或设施? 3.中央变电站防水施工的质量标准是什么?具体可采用什么检验方法? 4.施工单位提交的索赔申请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1599.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担了一矿区工业厂房土建及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附近时,基坑一侧边坡大量土方突然坍落。施工人员发现基底局部存在勘察资料中未注明的软弱土层,并向项目部汇报。项目经理根据施工经验决定对软弱土层进行换填处理,并对基坑侧壁加设支护。由于处理方法正确,支护效果良好。事后,处理方案得到监理工程师和设计单位的认可。经计算,共增加施工成本12万元,影响工期10d。 事件二:设备基础施工时,商品混凝土运至现场后,施工人员电话通知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因外出考查无法到场。施工人员对商品混凝土取样送检后,进行了浇筑作业,并在事后将混凝土检测报告交给监理工程师。检测结果为合格。拆模后,检查表明设备基础局部由于漏振出现了少量空洞。 事件三:设备安装时,施工人员发现由于测量放线误差,设备基础位置偏移了150mm,导致设备无法安装。施工单位不得不拆除设备基础并重新施工,增加成本8万元,影响工期15d。 施工单位针对事件一、事件三按照合同约定的索赔程序提出了索赔要求。 问题: 1.纠正施工单位对软弱土层及基坑侧壁的处理程序。 2.纠正在设备基础浇筑施工中的不当做法。 3.事件二中的基础混凝土缺陷应采用哪种质量处理方法? 4.说明施工单位可获得的工程索赔内容及其数量。说明索赔成立的理由。
1600.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A中标了一矿区机修厂工程。与建设单位签订的施工合同规定:工程采用固定总价合同,合同总价为1250万元,总工期为8个月,按月结算工程款;工程预付款为合同总价的10%,在工程最后两个月平均扣回;建设单位从第一个月起从每月工程进度款中扣除10%作为保修金,保修金为合同总价的5%。 施工单位A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地质勘查资料,制定了基坑支护方案,并报监理单位审查通过。经建设单位同意,施工单位A将厂房的基坑开挖工程分包给了专业的土方施工单位B。分包合同约定:土方工程量估计为12万m³,单价为6元/m³;实际工程量超过估计工程量10%时调整单价,单价调整为5.5元/m³;最终按实际工程量结算。 基坑开挖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发现基坑侧壁出现裂缝,通知施工单位A停止施工,将人员撤离。但项目经理考虑到工期紧张,未通知B单位。结果3个小时后,基坑侧壁突然坍塌,3名施工人员受重伤,部分机械损坏。事后统计事故经济损失为6万元,影响工期10d。事故调查表明因地质勘查数据不准确,造成了支护方案不当。重新确定支护方案后,工程继续施工。土方工程最终工程量为16万m³。 经施工单位A的努力,工程按期完工。施工期间各月完成的产值如下表所示: [515642_2.gif] 问题: 1.工程预付款可用于哪些项目的开支? 2.根据各月完成的产值,分别计算4月份、9月份、10月份施工单位A可获得的工程款。 3.不考虑工程索赔,土方工程的最终工程款是多少? 4.该基坑工程事故应由谁负责? 5.施工单位B应向谁索赔?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