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选课
题库
2026卫生
讲师
考试资讯
员工核验
防骗
400-118-6070
登录
注册
搜索
卫生资格
执业护士资格
初级药学
初级护理
初级技师
主管药师
主管护师
主管技师
主治中医
主治医师
卫生人才评价
财会金融
金融从业
经济师
会计
财税
建筑工程
建造造价
消防安全
设计勘探
其他工程类
卫生资格高级
基础医学
护理学
临床医学
医学技术
口腔医学
中医学
中西医结合
药学
中药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
执业医药师
药师
兽医
医师
职称考试
考公考编
家政服务
物流
其他
其他
建筑工程
财税
金融
专业:
一级建造师
二级建造师
一级造价工程师
二级造价工程师
监理工程师
注册咨询工程师
题库:
水利水电工程
市政公用工程
公路工程
机电工程
矿业工程
建筑工程
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
建设工程施工管理
公路工程
1741. 背景资料: 某条高速公路全长80km,路段上有6个互通立交,并有1.8km和2.1km的长隧道两座。根据提供的交通量,两个隧道都设计有通风、照明及隧道变电所,并有完整的监控系统及通信系统。该路设有一处监控分中心,能实现隧道变电所无人值守,能和省监控中心实现联网互传信息,以及为运营管理者提供信息。 问题: 1.此路的监控系统按功能分包括了哪些子系统? 2.此路的监控系统具有哪些主要功能?
1742. 背景资料: 某地区公路路基雨期施工过程中突遇冷空气气温下降,昼夜平均温度-3℃以下,持续一个星期,然后气温回暖,未发生冻土现象。该路段有填有挖,且需以挖做填。土质为砂类土,施工方技术员提出为保证雨期和冬期施工质量应采用以下几条主要措施: (1)在填方坡脚外挖好排水沟。 (2)分层填筑时,每一层表面做成2%~4%的排水横坡。 (3)按横断面全宽平填,每层松铺厚度按正常施工减少20%~30% (4)挖填交界处、填土低于1m处停止填筑,待气温回暖后再实施。 问题: 1.请问上述4条措施哪些是针对雨期施工?哪些是针对冬期施工? 2.施工方技术员提出的4条措施是否合理?为什么? 3.针对雨期路堤填筑,除上述措施外还应采取哪些措施?
1743. 背景资料: 某高等级公路全长50.8km,路面结构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宽度25m,设计车速120km/h。采用两台摊铺机梯队作业,全封闭施工。 本工程于某年某月某日建成通车,通车不久,发现在K8+250~K9+580段有行车抖动、跳车等现象。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质监单位相关人员进行了现场实地考察,一致认为在长期行车荷载作用下,容易继续发展为搓板、壅包,继而导致路面早期破坏,引发交通事故。通过初步分析认为是沥青路面施工中存在问题,因此,查阅了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施工方案及现场管理记录。 在K8+250~K9+580段施工中施工及监理现场管理记录中有如下记录: (1)有一台摊铺机原摊铺机手生病,用一新手代替,操作紧张造成摊铺机出现故障,维修2h后继续施工,施工完后,发现找平装置未完全修复。 (2)摊铺机施工过程中停机加水、急停急转。 (3)由于维修摊铺机造成沥青混合料放置时间延长,为避免摊铺温度下降,摊铺机行驶速度加快。 问题: 1.试从施工现场记录分析造成行车抖动、跳车的原因。 2.除上述施工记录外,造成沥青混凝土路面不平整的原因还有哪些?请指出两种。
1744. 背景资料: 某公路工程,合同价4000万元,合同工期270d。合同条款约定:(1)工程预付款为合同价的10%,开工当月一次性支付;(2)工程预付款扣回时间及比例:自工程款(含工程预付款)支付至合同价款的60%的当月起,分两个月平均扣回;(3)工程进度款按月支付;(4)工程质量保证金按月进度款的5倍扣留;(5)钢材、水泥、沥青按调值公式法调价,权重系数分别为0.2、0.1、0.1,其中钢材基期价格指数为100。 施工合同签订后,施工单位向监理提交了如图所示的进度计划,并得到监理批准。 [2596_40.gif] 前6个月(即1~6月份)每月完成的工作量见表10。 [2596_41.gif] 6月份钢材的现行价格指数为110,其余材料价格无变化。 施工过程中,在第三个月末检查时发现:E工作延误20d,C工作延误10d,F工作按计划进行,G工作提前10d。为满足业主坚持按合同工期完工的要求,在不改变网络计划逻辑关系的条件下,施工单位根据表11按照经济性原则进行计划调整。 [2596_42.gif] 在G工作进行到一半左右,出现了合同中未标明的硬质岩石,导致施工困难。施工单位及时采取合理措施进行处理并通知了监理。因处理硬质岩石导致增加费用20万元、G工作延误20d,对此,施工单位在规定时间内提出了工期及费用索赔。 问题: 1.按网络图图例方式,列出⑤、⑥、⑦三个节点的节点时间参数;指出网络图中的关键线路;确定计划工期。 2.列式计算本工程预付款及其起扣点金额。工程预付款在哪两个月扣回?每月扣多少万元? 3.列式计算4月份及5月份的工程进度支付款。 4.参考《建设工程施工管理》,列式计算6月份的调价款。 5.针对3月末进度检查结果,评价工程进度,并分析确定调整计划的最经济方案。 6.针对G工作中出现硬质岩石的处理,分别指出施工单位提出的工期及费用索赔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1745.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建一分离式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山岭隧道工程,其起讫桩号为K19+720~K21+450,全长1730m。隧道两端洞口100m范围内为偏压浅埋段,其围岩级别为Ⅴ级(其相应级别小净距隧道最小净距为3.5倍的开挖断面的宽度)。隧道洞口开挖断面宽度为13.5m,左右洞口中心线间距为50m。隧道左右洞地质情况相同。隧道最大埋深为80m,隧道纵断面示意图如图所示。该隧道设计支护结构为复合式衬砌(即初期支护+混凝土二次衬砌)。 [2596_28.gif] 开工前,有关单位根据围岩特性对该隧道各段围岩的级别进行了核实,并计算了各级围岩段占全隧长的百分比。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进行了安全质量检查,发现施工单位存在如下错误做法: (1)初期支护施工过程中,喷射混凝土采用干喷工艺。 (2)对于隧道底部超挖部分采用洞渣回填。 (3)仰拱和底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5%,允许车辆通行。 (4)二次衬砌距Ⅳ级围岩掌子面的距离为100m。 问题: 1.该隧道是否属于小净距隧道?说明理由。如果是小净距隧道,其专项施工方案应包括哪些内容? 2.写出图13中BQ的中文名称,判断K20+230~K20+970段、K20+970~K21+350段围岩级别,计算Ⅳ级围岩总长与全隧长度的百分比(小数点后保留1位)。3.逐条修改安全质量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错误做法。 4.施工单位的错误做法中,哪两条属于重大安全事故隐患(用编号表示)?从单位和项目两个层次分别写出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第一责任人。 5.喷射混凝土作业喷射顺序、初喷厚度以及一次喷射长度等应注意哪些方面?
1746. 背景资料: 某桥梁工程,其基础为钻孔桩。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项目经理部组成了以总工程师为组长的质量控制小组。 (1)确定了现场质量检查控制制度,内容如下: ①工序交接检查:对关键工序或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要在互检的基础上,组织专职人员进行交接检查,以确保工序合格。 ②停工后复工的检查:因处理质量问题或某种原因停工后再复工时,均应检查认可后方可复工。 ③巡视检查:对施工操作质量应该进行巡视检查。 (2)确定了钻孔桩的质量控制点。内容包括:桩位坐标控制、垂直度控制、清孔质量控制等。 问题: 1.项目经理部制定的现场质量检查控制制度有哪些不完善之处?不完整的请补充。 2.桥梁基础钻孔桩的质量控制点还应该有哪些?
1747. 背景资料: 某公路隧道设计为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沥青混凝土路面,隧道合同工期为36个月。左右隧道分别长4855m,中线间距30m,隧道最大埋深1049m,纵坡为3%人字坡,其地质条件为:岩性为砂岩、石灰岩,局部有煤系地层;瓦斯含量低,属于瓦斯隧道;穿越F1、F2、F3三条断层;地下水发育洞壁局部有股水涌出,特别是断层地带岩石破碎,涌水更为严重。在该隧道施工过程中进行了监控量测。左右洞围岩级别分别为:Ⅱ级3415m,Ⅲ级540m,Ⅳ级310m,Ⅴ级590m。在距进口2100md(对应里程K27+850)处设计了一座斜井,斜井长450m,向下纵坡5%~8%,隧道纵断面围岩级别和长度示意图如图所示。 [2596_29.gif] 施工单位进场后,经现场调查发现,进口处为深沟,且跨沟桥台位于隧道进口。经综合考虑,施工单位提出了设计变更方案,在距进口280m增设一条长150m的横洞,取消斜井。根据该隧道的地质条件,对于稳定性较差的Ⅳ~Ⅴ级围岩承包人拟采用分部开挖法施工。 施工计划进度指标为:Ⅱ级围岩开挖支护130m/月,Ⅲ级围岩开挖支护90m/月,Ⅳ级围岩开挖支护70m/月,Ⅴ级围岩开挖支护30m/月,二次衬砌200m/月,施工准备3个月,二次衬砌及沟槽施工结束滞后于开挖支护1个月,路面铺筑及交通机电工程施工2个月,横洞施工4个月,斜井6个月,不确定因素影响1个月。进出洞口所增加的时间已经综合考虑,不再单独计算。 问题: 1.列出三种分部开挖法具体方法。对于稳定性较差的Ⅳ~Ⅴ级围岩,承包人采用的开挖施工方法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2.在该隧道施工过程中应进行监控量测,隧道的监控量测必测项目有哪些? 3.该隧道施工是否需要进行安全风险评估?为什么?在什么情况下需作专项风险评估? 4.计算增加横洞取消斜井的隧道施工最短工期(计算结果以月为单位,保留一位小数)。 5.隧道二次衬砌采用一部台车从出口往隧道进口施工可以吗?为什么? 6.如果将二次衬砌改为120m/月,用垂直图如何表示隧道二次衬砌的施工进度图?
1748. 背景资料: 某北方平原地区二级公路设计车速60km/h,路基宽度10m。施工单位通过招标投标获得第Ⅳ标段施工任务。路基填料为土方,该标段挖方量为177.56万m^3,填方量为156.75万m^3。为确保项目的工期、质量、安全和成本,项目部制定了施工方案和一系列的规章制度。项目部以预防为主,加强因素控制,实施公路工程施工的动态管理,希望通过公路质量控制关键点的设置确保建造出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的工程。针对该土方路基的施工,项目部根据不同管理层次和职能,按一定原则分级设置了如下质量控制关键点: (1)施工放样与断面测量。 (2)保证填土材料合格。 (3)每层的松铺厚度、横坡。 问题: 1.背景资料中质量控制关键点设置的原则是什么? 2.补充路基施工的质量控制关键点。 3.如何保证填土材料合格?
1749.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段高速公路的路基施工任务,其中包括土方开挖工作、土石填筑工作和路基整形。标段中有一段长约200m的沼泽地段的土方挖运任务。为了保质保量完成任务,项目部进行了公路施工机械化与管理研究,合理配置了所需施工机械。 问题: 1.进行公路施工机械化与管理研究的目的有哪些? 2.路面基层施工主要机械设备的选型及组合原则是什么? 3.根据背景资料,分析应合理配置的施工机械。
1750. 背景资料: 某高等级公路第四合同段,按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设计车速120km/h,路基宽度28.00m,路面为双向四车道沥青混凝土路面。路线通过地段为一古河道,地表为砾石类土壤,部分路段为采砂场废料堆。砾石层覆盖厚度一般在1~5m不等,砾石层下为粉质性低液限黏土,地下水位在埋深2m以下,路线两侧为农业区。K20+450~K20+950路堤填筑高度22m,填筑材料有粉土与砂性土,在路堤施工时,采用一层粉土,一层砂性土,交错分层水平填筑,每层压实厚度22cm左右。为防止高填路堤沉降,在采取相应的设计处理措施基础上,设计方对施工提出以下要求 (1)加强对地基的压实。 (2)严格分层填筑并充分压实。 (3)填挖交界处挖台阶。 施工方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一处软基,在对软基处理之后,以硬质石料填筑地面上2m高度范围并分层压实。由于填筑过程中突遇大雨停工数天,天晴后排除积水继续施工,为赶工期,工班长提出加班加点填筑,提前完成后可立即进入下一道路面基层施工工序。 问题: 1.指出施工单位在路堤施工中的错误,并给出正确做法。 2.施工方对软基处理后填筑路堤的方式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请提出合理措施。 3.因大雨误工后工班长提出的建议可否采纳?为什么?0
1751. 背景资料: 某大桥主桥为四跨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最大跨径120m,主桥墩柱高度为16~25m,各梁段高度为2.7~5.6m。主桥0号块、1号块梁段采用搭设托架浇筑施工,其余梁段采用菱形桁架式挂篮按“T”形对称悬臂浇筑。 事件一:施工单位的另一同类桥梁(最大梁段质量与界面尺寸与本桥均相同)施工中已设计制作了满足使用要求的菱形桁架式挂篮,单侧挂篮结构及各组成部件经技术人员验算校核,该挂篮满足本桥施工所要求的强度和刚度性能,且行走方便,便于安装拆卸,按程序验收合格后用于本桥施工。 事件二:施工单位编写了挂篮悬臂浇筑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制定了详细的安全技术措施,设置了合格的登高梯道、高处作业平台及护栏,做好个人安全防护,施工前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了安全技术交底。 问题: 1.在事件一中,挂篮还应完成哪些主要程序后方可投入施工? 2.在事件二中应设置何种形式的人行登高梯道?从事挂篮悬臂浇筑的施工作业人员,在制定相应高处安全防护措施时应注意哪些安全技术要求?
1752. 背景资料: 某高速公路桥梁工程,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承台最大尺寸为:长8m,宽6m,高3m,梁体为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跨越既有道路部分,梁跨度30m,支架高20m。 桩身混凝土浇筑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到场就施工方法对作业人员进行了口头交底,随后立即进行1号桩桩身混凝土浇筑,导管埋深保持在0.5~1.0m。浇筑过程中,拔管指挥人员因故离开现场。后经检测表明1号桩出现断桩。在后续的承台、梁体施工中,施工单位采取了以下措施: (1)针对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编制了专项方案,采取了如下防裂缝措施: ①混凝土浇筑安排在一天中气温较低时进行。 ②根据施工正值夏季的特点,决定采用浇水养护。 ③按规定在混凝土中适量埋入大石块。 (2)项目部新购买了一套性能较好、随机合格证齐全的张拉设备,并立即投入使用。 (3)跨越既有道路部分为现浇梁施工,采用支撑间距较大的门洞支架,为此编制了专项施工方案,并对支架强度作了验算。 问题: 1.指出项目技术负责人在桩身混凝土浇筑前技术交底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正确做法。 2.指出背景资料中桩身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错误之处,并改正。 3.补充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 4.施工单位在张拉设备的使用上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5.关于支架还应补充哪些方面的验算?
1753. 背景资料: 平原微丘区某大桥,桥位区地质为:表面层为6m卵石层,以下为软岩层34m。桩基础直径为1000mm,深度为40m。施工单位采用反循环回旋法钻进。具体方法为: 将钻机调平对准钻孔,把钻头吊起徐徐放入护筒内,对正桩位,等泥浆输入到孔内一定数量后,开始慢速钻进,当导向部位或钻头全部进入地层后,加速钻进,钻进过程中,采用减压法且始终保持泥浆水头高度高出孔外水位0.6m,每进2~3m,检查孔径、垂直度,钻至一段时间后,有严重塌孔发生,施工人员采用黏质土并掺入3%~5%的水泥砂浆回填,之后马上重新钻孔,钻至20m时,遇软塑黏质土层,发生糊钻,此时,施工人员提升钻头空转一段时间后,再下落适当放慢速度钻进。钻至30m时遇到坚硬岩石,井架产生晃动,钻杆倾斜,不能进尺,立即终孔。 问题: 1.施工单位钻孔措施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2.塌孔处理方法是否正确?
1754.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段长25km的双向两车道新建二级公路路基、路面施工,路基宽8.5m,路面宽7.0m,路面结构设计见表3。 [2596_14.gif] 施工单位采用干法施工填隙碎石底基层,在准备好下承层后,按下列工艺流程组织施工:施工放样→摊铺粗碎石→初压→撒布填隙料→复压→再次撒布填隙料→再次碾压→局部补撒填隙料→振动压实填满孔隙→步骤A→终压。 填隙碎石底基层施工完成后,检测了压实度、弯沉值、纵断高程、宽度、厚度、横坡。 问题: 1.写出背景资料中E0的中文名称。 2.配置每个阶段的压实机械设备。 3.写出步骤A对应的工艺流程名称。 4.该路段填隙碎石底基层应分几层施工?说明理由。 5.补充实测项目并指出关键实测项目。
1755. 背景资料: 某路桥公司中标长度为1200m的隧道工程,选派具有注册二级公路工程建造师的甲担任项目经理。在施工过程中质量监督机构对工程实体进行了试验检测,试验检测费由施工单位进行了支付。项目竣工后,竣工验收由批准工程设计文件的地方交通主管部门主持,主要是全面考核建设成果,对建设项目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工程质量等级。竣工验收主持单位在收到建设单位申请验收报告后,详细核查了交工验收的工程及竣工文件,发现质量有缺陷,未能完全符合设计要求。 问题: 1.指出该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不妥之处。 2.公路工程竣工验收应具备哪些条件? 3.在交工验收过程中出现的质量缺陷,应该怎样处理? 4.竣工验收委员会为全面掌握工程建设情况,应听取和审议哪些报告?
1756. 背景资料: 某公路工程在施工招标前编制工程预算书,业主委托了某公路工程造价咨询机构进行编写。双方签订了合同,在合同中约定,造价咨询机构应对该工程的预算单价做分析,经该造价咨询机构编制的预算价格为4800万元。 问题: 1.公路工程造价的构成包括哪些费用? 2.公路工程预算中按费率计算的工程项目有哪些? 3.公路工程预算单价分析应着重分析哪些项目?
1757.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二级公路施工,全线涵洞96道,其中钢筋混凝土盖板涵68道,钢筋混凝土圆管涵22道,钢筋混凝土箱涵6道。 盖板涵的盖板分为先预制后安装以及就地现浇的多种办法施工。钢筋混凝土盖板分预制正盖板和现浇斜盖板两类。对于斜交涵洞,涵洞两端采用现浇盖板,涵洞中间采用预制正盖板。正盖板板宽分99cm和74cm两种,配板时优先采用99cm宽正盖板。 钢筋混凝土盖板涵先预制后安装的施工主要工序为:测量放线→工序A→下基础→浆砌墙身→现浇板座→吊装盖板→出入口浆砌→工序B→涵洞回填及加固。 根据涵洞涵底纵坡和地基土情况,每道涵洞均设置了沉降缝。沉降缝处两相邻墙面应竖直、平整,不得出现锯齿形,并用沥青麻絮填塞,填缝料应具有弹性、不透水性、密封性。 施工过程中,对盖板涵进行了质量检查。涵台施工与盖板安装实测项目主要包括混凝土或砂浆强度、断面尺寸、竖直度、支撑中心偏位等。 问题: 1.写出工序A与B的名称。 2.如何布置沉降缝? 3.该项目所预制的板宽为74cm的正盖板,其主要作用是什么? 4.补充涵台与盖板安装实测项目。
1758. 背景资料: 某二级公路的主要工序、网络工期图如下所示。 [2596_45.gif] [2596_46.gif] 施工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由于施工单位设备故障,导致C工作中断4d。 事件二:由于百年一遇的冰雪灾害,导致D工作晚开工15d。 事件三:由于图纸晚到,导致E工作停工10d。 针对上述事件中的暂停施工,施工单位在合同规定时间内向监理提出了延期申请和费用索赔的要求。合同约定,成本损失费为人民币1.5万元/d,利润损失费为人民币0.2万元/d。 问题: 1.计算图示网络工期,并指出关键线路。 2.针对背景资料中的网络计划,分别分析CDE工作工期索赔和费用索赔的合理性。 3.计算可索赔的费用。 4.结合背景资料,分析施工单位应考虑哪些安全管理或风险控制措施。
1759.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某二级公路施工,K64+674.08~K64+698.72段有一座桥梁,桥梁平面位于直线路段,纵面坡度为-0.2%的直坡段。本桥上部构造采用2~8m钢筋混凝土实心板,下部构造采用柱式墩、扩大基础。桥梁总体布置如图所示。 [2596_22.gif] 施工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台背填筑采用水平分层填筑的方法,人工摊铺为主,分层厚度30cm。压实使用大型压路机,在临近桥台边缘或狭窄地段,采用小型夯压机械,分层认真夯压密实。 桥梁台背填料采用透水性材料,透水性材料不足时,采用石灰土或水泥稳定土回填;台背的填土的压实度控制在94%。 事件二:桥梁上部结构采用支架现浇,其施工工艺流程主要包括:①地基处理;②模板系统安装;③支架搭设;④支架加载预压;⑤钢筋安装;⑥混凝土浇筑;⑦落架、模板支架拆除;⑧混凝土养护。 地基处理做好了地基的排水,防止雨水或混凝土浇筑和养护过程中滴水对地基的影响。施工期间桥下基本无流水,地基处理形式采用混凝土条形基础。 问题: 1.写出构造物A的名称。按结构形式划分,该桥的桥台属于什么类型的桥台? 2.指出事件一中的错误并改正。 3.写出支架现浇的施工工艺流程序号。地基处理形式还有哪些?
1760. 背景资料: 某山岭隧道为单洞双向两车道公路隧道,其起讫桩号为K68+238~K69+538,隧道长1300m。该隧道设计图中描述的地质情况为:K68+238~K68+298段以及K69+498~K69+538段为洞口浅埋段,地下水不发育,出露岩体极破碎,呈碎、裂状;K68+298~K68+598段和K69+008~K69+498段,地下水不发育,岩体为较坚硬岩,岩体较破碎,裂隙较发育且有夹泥,其中K68+398~K68+489段隧道的最小埋深为80m;K68+598~K69+008段,地下水不发育,岩体为较坚硬岩,岩体较为完整,呈块状体或中厚层结构,裂隙面内夹软塑状黄泥。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对该隧道的围岩进行了分级。按安全、经济原则从①全断面法;②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③双侧壁导坑法中选出了一种隧道施工方法。 事件二:根据设计要求,施工单位计划对K68+398~K68+489段隧道实施监控量测,量测项目有:洞内外观察、地表下沉、钢架内力及外力、围岩压力、周边位移拱顶下沉、锚杆轴力等。 事件三:施工单位在K68+690~K68+693段初期支护施工时,首先采用激光断面仪对该段隧道开挖断面的超欠挖情况进行测量,检验合格后,采用干喷技术,利用挂模的方式喷射混凝土,并对喷射混凝土强度等项目进行了实测。 事件四:在二次衬砌施工前,施工单位发现K68+328~K68+368段多处出现了喷射混凝土掉落的现象,掉落处原岩表面残留有黄泥。施工单位提出了掉落段的处治方法,并进行了复喷施工。 问题: 1.判断隧道各段围岩的级别,指出事件一中比选出的施工方法。 2.事件二中哪三项为必测项目?写出拱顶下沉量测的方法及工具。 3.指出事件三施工中的错误。补充喷射混凝土质量检验实测项目的漏项。 4.分析事件四中喷射混凝土因原岩面残留黄泥而掉落的原因,并写出施工单位复喷前应采取的措施。 5.本项目是否需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是否需要专家论证、审查?
首页
上一页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