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选课
题库
2026卫生
讲师
考试资讯
员工核验
防骗
400-118-6070
登录
注册
搜索
卫生资格
执业护士资格
初级药学
初级护理
初级技师
主管药师
主管护师
主管技师
主治中医
主治医师
卫生人才评价
财会金融
金融从业
经济师
会计
财税
建筑工程
建造造价
消防安全
设计勘探
其他工程类
卫生资格高级
基础医学
护理学
临床医学
医学技术
口腔医学
中医学
中西医结合
药学
中药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
执业医药师
药师
兽医
医师
职称考试
考公考编
家政服务
物流
其他
其他
建筑工程
财税
金融
专业:
一级建造师
二级建造师
一级造价工程师
二级造价工程师
监理工程师
注册咨询工程师
题库:
水利水电工程
市政公用工程
公路工程
机电工程
矿业工程
建筑工程
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
建设工程施工管理
公路工程
2101. 关于一般路堤拓宽施工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有()。
2102. 关于填隙碎石施工的技术要求,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2103. 下列属于暗挖法初次支护机械的是()。
2104.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路桥相连工程。该桥上部结构采用20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板梁;下部结构采用重力式U型桥台,钻孔灌注桩基础,桥台及台后路基立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 [644740_11.gif] 项目投标和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本项目招标文件按照《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编制,项目招标采用双信封形式,不进行资格预审。招标文件对评标办法进行了规定:评标委员会对满足招标文件实质性要求的投标文件的施工组织设计、项目管理机构、技术能力等因素进行评分,按照得分由高到低排序,对排名在招标文件规定数量以内的投标人的报价文件进行评审,按照评标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推荐中标候选人。 事件二:路段K3+220~K3+650为填土路基,地面以下有约6m的软土层。施工单位采用强夯处理地基,其部分施工要求如下: (1)施工前确定了强夯施工工序为:场地平整→测量放样→第一遍主夯→夯坑回填、场地平整→测量放样→第二遍副夯→夯坑回填、场地整平→测量高程→试验检测。 (2)施工前应选择有代表性并不小于500m²的路段进行试夯,确定间歇时间、夯击次数、夯击遍数等参数。 (3)强夯施工前应在地表铺设一定厚度的垫层,采用透水性好的砂砾。 (4)强夯处理范围应超出路堤坡脚,处理范围应为坡脚外增加一排置换桩。 事件三:台背回填时项目部严格控制土的分层厚度和压实度,应设专人负责监督检查,检查频率应每Em²检验一点。 【问题】 1.指出图1中构件A、B的名称,并简述构件B的作用。 2.事件一中,该项目采用哪种评标办法?投标人在双信封中应分别封装什么文件? 3.补全事件二(1)中的施工工序及(2)中试夯确定的施工参数。 4.写出事件二(3)中垫层还可以用哪些材料(写出2种)。改正(4)的错误之处。 5.分别写出图1中C、D的取值要求,及事件三中E的数值和台背填土的压实度要求。
2105. 【背景资料】 施工单位承建了二级公路某桥梁工程,上部结构为5×30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每跨布置10片箱梁。 墩台基础为钻孔灌注桩,柱式桥墩,重力式U型桥台。 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工程开工初期,项目经理组织人员进行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要求现场须做到“施工人员管理”和“施工现场安全防护”两项达标。经检查,“施工人员管理”方面的一线人员用工登记、施工安全培训记录和各类人员持证上岗都符合规定。 事件二:施工单位结合现场情况,在其中一个生产区内布置了拌合站与梁板预制场,考虑施工方便并减少二次搬运,部分工作区域布置示意图如图3所示,工作区域包括:梁板预制区、梁板成品堆放区、砂石料堆放区、钢筋加工堆放区、模板加工堆放区、混凝土搅拌区、其他工作区。 [644935_13.gif] 事件三:项目部编制了小箱梁预制方案,其中施工流程为:清理模板、台座→钢筋、预应力管道安装→E→模板安装→F→混凝土养护(含拆除端模、内模、侧模)→预应力筋张拉及锚固→G→封锚→吊运存放。 事件四:箱梁采用C50混凝土,低松弛钢绞线,夹片式锚具。施工单位在箱梁预制、张拉施工中采取了如下做法: (1)箱梁预制台座设置了反拱。 (2)用标准养护的混凝土试块强度作为预应力筋张拉条件。 (3)预应力张拉程序为:0→初应力→1.05σcon(持荷5min锚固)。 (4)由于设计未规定,预应力张拉时要求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不低于混凝土28d弹性模量的75%。 事件五:箱梁预制完成后,移梁前对板梁喷涂统一标识和编号,标识内容包括预制时间、部位名称等。存梁时支垫材质采用非刚性材料,且要求不污染梁底。同时对存放的层数和时间做了相关要求。 【问题】 1.事件一的安全隐患排查要求中,“施工人员管理”项目达标还需排查哪两项内容? 2.事件二拌合站与预制梁板工作区域布置示意图3中,A、B、C、D区域应对应最合理的工作区分别是什么? 3.根据事件三,判断箱梁预制采用先张法还是后张法?并补充工序E、F、G的内容。 4.逐条判断事件四中施工单位的做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改正。 5.补充事件五中标识的内容。分别写出存放的层数和时间的要求。
2106.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建某二级公路长隧道工程,其中K0+527〜K0+600段岩性为强风化泥质灰岩,岩质较软,岩体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地下水较丰富,围岩级别为V级,项目经理部采用如图4所示施工工序。支护采用复合式衬砌。 [645045_14.gif] 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穿越富水构造破碎带时,地质超前预报单位对隧道实施地质超前预报时,以地质调查法为基础,以A预报方法为主,结合物探法进行预报。每次预报长度为60m。 事件二:监控量测方案中确定了洞内外观察、围岩体内位移(洞内设点)、周边位移、拱顶下沉、锚杆轴力、钢架内力及外力等监控量测项目。施工单位制定并经总监办批准了监控量测方案,方案明确了预警机制,分三级管理,围岩位移预警管理等级见表4。 [645119_15.gif] 事件三:Ⅴ级围岩段施工时,施工单位日常排查时发现以下问题: ①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采用干喷工艺。 ②仰拱一次开挖长度10m。 ③仰拱填充混凝土应与仰拱衬砌混凝土一次浇筑。 ④二次衬砌距Ⅴ级围岩掌子面的距离为90m。 ⑤隧道施工应急预案只有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 【问题】 1.给出图4中阴影部位岩体开挖前的名称;并结合图4中施工工序写出施工工法名称。 2.写出事件一中A预报方法的名称。按照地质超前预报长度划分,该隧道地质超前预报属于哪一类? 3.补充事件二中缺少的必测项目。分别写出表4中U0表示中文名称及处理建议B和C的内容。 4.针对事件三中发现的问题,给出正确做法。 5.补充事件三中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的其他两种方式。从单位和项目两个层次分别写出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第一责任人。
2107.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建二级公路改扩建工程,全长45km,路面宽度40m。现状道路机动车道为22cm水泥混凝土面层+36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5cm级配碎石垫层,在土基及基层承载状况良好路段,保留现有路面结构直接在上面加铺6cm厚AC-20C+4cm厚SMA-13,拓宽部分结构层与既有道路结构层保持一致。拓宽段施工过程中,项目部重点对新旧搭接处进行了处理,以减少新旧路面差异沉降。浇筑混凝土前,对新旧路面接缝处凿毛、清洁、涂刷界面剂,并做了控制不均匀沉降变形的构造措施如图2所示。 [644844_12.gif]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项目部对旧水泥路综合调查,发现旧水泥路面部分存在网状开裂和板底脱空问题;部分面板仅有边角破损;其余的基本完整,且符合设计承载力的要求。根据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评定结果,项目部对现状道路面层及基础病害进行了修复处理。 事件二:为防止反射裂缝,项目部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接缝采取如下处理措施:先清除缝内原有的填充物和杂物。 事件三:施工单位在组织实施SMA-13沥青面层施工时,采取了以下做法: (1)为加快施工速度,尽快恢复交通,采取提前一天洒布乳化沥青。 (2)采用梯队方式摊铺,相邻两机的间距宜不大于30m。两幅应有10〜20mm宽度的搭接。 (3)摊铺厚度采用走线法控制,摊铺完成后进行高程、摊铺厚度、摊铺质量的检查。 (4)摊铺机无法作业的地方,在监理工程师同意后采取人工摊铺施工。 【问题】 1.指出图中A、B的名称,并写出B应采用的钢筋类型。 2.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调查时,采用哪些方法对混凝土板进行检测评价? 3.针对事件一中的病害,写出应分别采取的处理方法。 4.完善事件二中接缝处理的措施。 5.逐条判断事件三中的做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写出正确做法。
2108. 下列现浇墩、台身施工的质量检验实测项目中,属于关键项目的是()。
2109. 关于水泥混凝土面层摊铺施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2110. 隧道洞门构造中,()是隧道洞门段衬砌突出于山体坡面的结构。
2111. 隧道支护与衬砌施工中,关于钢筋网铺设的要求,说法错误的是()。
2112. 关于强夯施工的施工工序,正确的是()。
2113. 公路工程施工方案审批中,不需专家论证的危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经()审核合格后报监理单位,再由()审查签字并加盖项目监理机构公章后方可实施。
2114.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包括:①制定评估计划;②开展风险分析;③确定风险等级;④选择评估方法;⑤进行风险估测;⑥编制评估报告;⑦提出措施建议。最优的评估步骤是()。
2115. 预应力张拉用的千斤顶与压力表,不需要重新进行标定的情形是()。
2116. 通过初步评审的投标人,按照评标价由低到高排序,推荐中标候选人的评标方法是()。
2117. 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经理部的组织结构模式中,大型项目可采用()。
2118. 在选择路面各结构层之间搭接类型时,后道工序快于前道工序时,应选择()。
2119. 对二级公路路基范围内的原地基进行地基表层碾压处理,其压实度控制标准应不小于()。
2120. 某涵洞洞顶未进行填土施工而直接铺筑沥青路面,按洞顶填土情况划分涵洞种类时,该涵洞属于()。
首页
上一页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