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选课
题库
2026卫生
讲师
考试资讯
员工核验
防骗
400-118-6070
登录
注册
搜索
卫生资格
执业护士资格
初级药学
初级护理
初级技师
主管药师
主管护师
主管技师
主治中医
主治医师
卫生人才评价
财会金融
金融从业
经济师
会计
财税
建筑工程
建造造价
消防安全
设计勘探
其他工程类
卫生资格高级
基础医学
护理学
临床医学
医学技术
口腔医学
中医学
中西医结合
药学
中药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
执业医药师
药师
兽医
医师
职称考试
考公考编
家政服务
物流
其他
其他
建筑工程
财税
金融
专业:
一级建造师
二级建造师
一级造价工程师
二级造价工程师
监理工程师
注册咨询工程师
题库:
水利水电工程
市政公用工程
公路工程
机电工程
矿业工程
建筑工程
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
建设工程施工管理
市政公用工程
821. 背景资料: 某公司承建一段区间城市隧道,长度1.2km,埋深(覆土深度)8m,净宽5.6m,净高5.5m;支护结构形式采用钢拱架—钢筋网喷射混凝土,辅以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区间隧道上方为现况城市道路,道路下埋置有雨水、污水、燃气、热力等管线。地质资料揭示,隧道围岩等级为Ⅳ、Ⅴ级。 区间隧道施工采用暗挖法,施工时遵循浅埋暗挖技术“十八字”方针。根据隧道的断面尺寸、所处地层、地下水等情况,施工方案中开挖方法选用正台阶法,每循环进尺为1.5m。隧道掘进过程中,突发涌水,导致土体坍塌事故,造成3人重伤。事故发生后,现场管理人员立即向项目经理报告,项目经理组织有关人员封闭事故现场,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扩大,开展事故调查,并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将重伤人员送医院救治。事故调查发现,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如下: 原因一:由于施工过程中地表变形,导致污水管道突发破裂涌水。 原因二:超前小导管支护长度不足,实测长度仅为2m;两排小导管沿隧道纵向无搭接,不能起到有效的超前支护作用。 原因三:隧道施工过程中未进行监测,无法对事故发生进行预测。 问题: 1.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规定,本次事故属于哪种等级?指出事故调查组织形式的错误之处,说明理由。 2.分别指出事故现场处理方法、事故报告的错误之处,并给出正确的做法。 3.城市隧道施工中应该对哪些主要项目进行监测? 4.根据背景资料,小导管长度应该大于多少米?两排小导管纵向搭接长度一般不小于多少米?
822. 背景资料: A公司中标长3km的天然气管道工程,采用DN300mm钢管,设计压力0.4MPa,采用开槽法施工。 项目部拟定的燃气管道施工流程如下: 沟槽开挖→管道安装、焊接→a→管道吹扫→回填土至管顶上方0.5m→b试验→c试验→焊口防腐→敷设d→回填土至设计标高。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了如下情况: 情况一:A公司提取中标价的5%作为管理费后把工程包给B公司,B公司组建项目部后以A公司的名义组织施工。 情况二:沟槽清底时,质量检查人员发现局部有超挖,最深达15cm,且槽底土体含水率较高。 工程施工完成并达到下列基本条件后,建设单位组织了竣工验收:①施工单位已完成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②监理单位出具工程质量评估报告;③勘察、设计单位出具工程质量检查报告;④工程质量检验合格,检验记录完整;⑤已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 问题: 1.施工流程中a、b、c、d分别是什么? 2.情况一中,A、B公司的做法是否正确? 3.依据《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GB/T 51455—2023,对情况二中情况应如何补救处理? 4依据《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规定》(建质〔2013〕171号)补充工程竣工验收基本条件中所缺内容。
823. 背景资料: 某市政企业中标一城市隧道项目,该项目地处城郊接合部,场地开阔,建筑物稀少,隧道全长200m,宽19.4m,深度16.8m,设计为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与钢管支撑,明挖法施工。本工程开挖区域内地层分布为回填土、黏土、粉砂、中粗砂及砾石,地下水位位于3.95m处。详见下图。 [2595_33.gif] 项目部依据设计变更和工程地质资料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明确了以下内容: 内容一:工程全长范围内均采用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连续墙顶部设有800mm×1000mm的冠梁;钢筋混凝土支撑与钢管支撑的间距为:垂直间距4.5~6m,水平间距8m。主体结构采用分段跳仓施工,分段长度为20m。 内容二:施工工序为“围护结构施工→降水→第一层土方开挖(挖至冠梁底面标高)→A→第二层土方开挖→设置第二道支撑→第三层土方开挖→设置第三道支撑→最底层开挖→B→拆除第三道支撑→C→负二层中板、中板梁施工→拆除第二道支撑→负一层侧墙、中柱施工→侧墙顶板施工→D”。 内容三:项目部对支撑作业做了详细的布置:围护结构第一道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第二、三道采用(φ609×16)mm的钢管支撑,钢管支撑一端为活络头,采用千斤顶在该侧施加预应力,预应力加设前后的12h内应加密监测频率。 内容四:后浇带设置在主体结构中间部位,宽度为2m,当两侧混凝土强度达到100%设计值时,开始浇筑。 内容五:为防止围护变形,项目部制定了开挖和支护的具体措施: (1)开挖范围及开挖、支撑顺序均应与围护结构设计工况相一致。 (2)挖土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规定进行。 (3)必须分层均衡开挖。 (4)支护与挖土要密切配合,严禁超挖。 问题: 1.根据背景资料,本工程围护结构还可以采用哪些方式? 2.写出施工工序中代号A、B、C、D所对应的工序名称。 3.钢管支撑施加预应力后,预应力损失如何处理? 4.后浇带施工应有哪些技术要求? 5.补充完善开挖和支护的具体措施。
824. 背景资料: 某市政土质基坑工程,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一级,基坑平面尺寸为22m×200m,基坑深为10m,地下水位于地面下5m。采用地下连续墙围护,设三道钢支撑。基坑周围存在大量地下管线等建(构)筑物。 为保证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安全,施工单位编制了监测方案,监测方案包括:工程概况、场地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及基坑周边环境状况、监测目的和依据、监测范围、对象及项目、监测数据处理、分析与信息反馈。施工过程中,监测单位根据监测方案对基坑进行了监测,并且在工程结束后,向施工单位提交了监测报告。 问题: 1.本工程监测方案内容是否全面,如不全面还应包括哪些内容? 2.根据背景资料及《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GB50497—2019,应监测哪些项目? 3.监测单位的做法有哪些不妥之处? 4.简述监测总结报告包括的内容。
825. 背景资料: 某公司承建一项城市次干路的改扩建工程,长1.3km,设计宽度40m,上下行双幅路;现况路面铣刨后加铺表面层形成上行机动车道,新建下行机动车道面层为三层热拌沥青混合料。工程内容还包括在下行车道下面新建雨水、污水、给水、供热、燃气工程。合同要求4月1日开工,当年完工。 工程位于城市繁华老城区,现况路宽12.5m,人机混行,经常拥堵;两侧密布的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多处位于道路红线内;地下老旧雨水、污水、给水、供热、燃气管线多,待改接至新建下行机动车道内。在现场调查基础上,项目部分析了工程施工特点及存在的风险,对项目施工进行了综合部署。 施工前,项目部编制了交通组织措施,经有关管理部门批准后组织实施。为保证精准押题沥青表面层的外观质量,项目部决定分幅、分段施工沥青底面层和中面层后放行交通,整幅摊铺施工表面层。施工过程中,由于拆迁进度滞后,致使表面层施工时间推迟到当年12月中旬。项目部对中面层进行了简单清理后摊铺表面层。 问题: 1.本工程施工总体部署时应考虑哪些工程特点? 2.简述本工程交通组织措施的整体思路。 3.道路表面层施工做法有哪些质量隐患?针对隐患应采取哪些预防措施?
826. 背景资料: 某管道铺设工程项目,长1km,工程内容包括燃气、给水、热力等项目,热力管道采用支架铺设,合同工期80d,断面布置示意图如图所示。建设单位采用公开招标方式发布招标公告,有3家单位报名参加投标,经审核,只有甲、乙两家单位符合合格投标人条件,建设单位为了加快工程建设,决定甲施工单位中标。 [2595_23.gif] 开工前,甲施工单位项目部编制了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如下: 内容一:确定了各种管道的施工顺序为“燃气管→给水管→热力管”。 内容二:确定了各种管道施工工序的工作顺序,如下表所示,同时绘制了网络计划进度图,如下图所示。 [2595_24.gif] [2595_25.gif] 在热力管道排管施工过程中,由于下雨影响停工1d。为保证按时完工,项目部采取了加快施工进度的措施。 问题: 1.建设单位决定由甲施工单位中标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2.给出项目部编制各种管道施工顺序的原则。 3.项目部加快施工进度应采取什么措施? 4.写出网络计划进度图中代号A和工作顺序表中代号B、C、D、E代表的工作内容。 5.列式计算网络计划进度图的工期,并判断工程施工是否满足合同工期要求,同时给出关键线路(关键线路用网络计划进度图中代号“①~⑩”及“→”表示)。
827. 背景资料: 某公司承建一段新城镇道路,其雨水管道位于流砂地区,设计采用D800mm钢筋混凝土管,相邻井段间距40m,8号、9号雨水井段平面布置图及井室剖面如图所示,8号、9号井类型一致。 [2595_27.gif] [2595_28.gif] 施工前,项目部对部分相关技术人员的职责、管道施工工艺流程、管道施工进度计划、验收等内容规定如下: 内容一:由A(技术人员)具体负责:确定管线中线、检查井位置与沟槽开挖边线。 内容二:由质检员具体负责:沟槽回填土压实度试验;管道与检查井施工完成后,进行管道B试验(功能性试验)。 内容三:管道施工工艺流程如下:沟槽开挖与支护→C→下管、排管、接口→检查井砌筑→管道功能性试验→分层回填土与夯实。 内容四:管道验收合格后转入道路路基分部工程施工,该分部工程包括填土、整平、压实等工序,其质量检验的主控项目有压实度和D。 内容五:管道施工划分为三个施工段,时标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有两条虚工作需补充)。 [2595_29.gif] 问题: 1.根据背景资料写出最符合题意的A、B、C、D的内容。 2.列式计算平面布置图中F、G、H、J的数值。 3.补全内容五图中缺少的虚工作(用时标网络图提供的节点代号及箭线作答,或用文字叙述,在背景资料中作答无效)。补全后的网络图中有几条关键线路,总工期为多少?
828. 背景资料: 某公司承建一座城市桥梁工程,该桥上部结构为16×20m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每跨布置空心板20片。进场后,项目部编制了实施性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包括: 内容一:根据现场条件和设计图纸要求,建设空心板预制场。预制台座采用槽式长线台座,横向连续设置8条预制台座,每条台座1次可预制空心板4片,预制台座构造如图所示。 [2595_20.gif] 内容二:将空心板的预制工作分解成:①清理模板、台座;②涂刷脱模剂;③钢筋、钢绞线安装;④切除多余钢绞线;⑤隔离套管封堵;⑥整体放张;⑦整体张拉;⑧拆除模板;⑨安装模板;⑩浇筑混凝土;⑪养护;⑫吊运存放这12道施工工序。 内容三:每条预制台座的计划平均生产(周转)周期是10d,即考虑各台座在正常流水作业节拍的情况下,每条预制台座每10d均可生产4片空心板。 内容四:依据总体进度计划,预制空心板80d后,开始进行吊装作业,吊装进度为平均每天吊装8片空心板。 问题: 1.根据图中预制台座的结构形式,指出该空心板的预应力体系属于哪种形式,写出构件A的名称。 2.写出下图中施工工序B、C、D、E、F、G的名称(请用施工工序①~⑫的代号或名称作答)。 [2595_21.gif] 3.列式计算完成空心板预制所需天数。 4.空心板预制进度能否满足吊装进度的需要?说明原因。
829. 背景资料: 甲公司中标某城镇道路工程,设计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路,全长560m,横断面形式为三幅路,机动车道为双向六车道,路面面层结构设计采用沥青混凝土,上面层为40mm厚的SMA-13,中面层为60mm厚的AC-20,下面层为80mm厚的AC-25。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情况: 情况一:甲公司将路面工程施工项目分包给具有相应施工资质的乙公司施工,建设单位发现后立即制止了甲公司的行为。 情况二:路基范围内有一处干涸池塘,甲公司将原始地貌杂草清理后,在挖方段取土一次性将池塘填平并碾压成型,监理工程师发现后责令甲公司返工处理。 情况三:甲公司编制的沥青混凝土施工方案包括以下要点: 要点一:上面层摊铺分左、右幅施工,每幅摊铺采用一次成型的施工方案,两台摊铺机呈梯队方式推进,并保持摊铺机组前后错开40~50m距离。 要点二:上面层碾压时,初压采用振动压路机,复压采用轮胎压路机,终压采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 要点三:该工程属于城市主干路,沥青混凝土面层碾压结束后需要快速开放交通,终压完成后拟洒水加快路面的降温速度。 情况四:确定了路面施工质量检验的主控项目及检验方法。 问题: 1.情况一中,建设单位制止甲公司的分包行为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2.指出情况二中的不妥之处。 3.指出情况三中的错误之处并改正。 4.写出情况四中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质量检验的主控项目(原材料除外)及检验方法。
830. 混凝土模板工程搭设高度()m及以上、搭设跨度18m及以上,应进行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
831. 施工单位应当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编制专项方案。
832. 项目经理是施工企业()的代理人,代表企业对工程项目全面负责。
833. 城市燃气工程不包括()的建设与维修。
834. 根据《市政公用工程注册建造师执业工程规模标准》,二级市政公用工程注册建造师不能承接()。
835. 项目管理制度的建立应在项目()阶段进行。
836. 二级资质可承担单跨()m以下的城市桥梁工程的施工。
837. 下列脚手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必须进行专家论证的是()。
838. 一级资质对企业净资产要求为()万元以上。
839. 城市供热工程不包括()的建设与维修。
840.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市政公用工程项目在()、施工阶段必须提交的技术文件。
首页
上一页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