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公用工程

2155. 某施工单位承建一桥梁工程,桥跨结构为 30m+40m+30m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下部结构采用带系梁的双柱式桥墩,钻孔灌注桩基础。重力式 U 形桥台,桥台采用扩大基础。桥跨结构采用支架法施工,满堂盘扣式支架:由立杆、横杆、斜杆、连接盘等组成,桥梁支架立面示意图如图 1-1 所示。 [12216_8.gif] 桥梁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 1:搭设支架时,为了方便施工人员上下通行,施工单位在支架旁搭设了人员安全应急通道,为保证通道的稳定,将通道与支架进行紧固连接。同时为防范作业人员发生坠落的风险,项目部在箱梁边缘处,安装了临边安全护栏,护栏上横杆距作业平台顶面高 1.0m。 事件 2:支架搭设完毕后,施工单位进行了支架预压。预压按照最大施工荷载的 M、80%、100%分三次加载,对称、分层进行加载,加载完毕 1h 后观测支架变形情况。 事件 3:预应力现浇混凝土箱梁所用的钢绞线进场后,材料员核对了送货清单,并通知监理单位负责材料的相关人员对钢绞线进行验收。 事件 4:40m 梁支架纵向立面布置(A、B,C 段)见图 1,箱梁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了以下工序:①拆除箱梁侧模板;②拆除箱梁底模板;③拆除箱梁盘扣支架;④张拉预应力钢绞线。 【问题】 1.指出事件 1 中的错误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 2.写出事件 2 中预压的目的,并写出 M 代表的值。 3.箱梁预应力钢绞线的检验批应如何划分? 4.写出事件 4 中各工序的正确排序及拆除 40m 梁支架 A、B、C 段的正确顺序。 5.钻孔灌注桩的首灌混凝土量根据哪些因素确定?
2156. A 公司承包了某市政道路工程,路基以填土为主,填土路基一侧采用浆砌片石护坡,一侧采用挡土墙挡土。(路基断面图如图 1-1 所示,挡土墙如图 1-2 所示)。道路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粒料基层,面层为沥青混凝土面层。 [112155_0.gif] 合同文件约定,道路施工工期为 120 天。项目部进场后由于征地拆迁问题,致使路基实际开工日期延后 25 天。项目部为保证施工工期,项目部决定将道路中的路基、基层和面层的施工由顺序施工调整为流水施工(划分为 3 个施工段,路基、基层和面层,在三个施工段的持续时间分别为 20 天、20 天、20 天,10 天、10 天、10 天和 15 天、15 天、15 天)。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路基施工前,项目经理做了总体安排,并对负责路基施工的现场管理人员进行了技术交底。为确保路基施工质量修筑路基施工试验段以确定路基施工的相关参数。 事件二:路基施工时,项目部排除了原地面积水,在进行清表时发现一煤矿采空区,经核对施工设计并未说明该路段有煤矿采空区。为此施工项目部提请了设计变更。 事件三:路基填筑过程中,采用分层填筑,分层压实。路基填筑至设计标高开始碾压,碾压时从路基右侧向路基左侧进行碾压。 【问题】 1.写出图示当中 A、B、C、D 的名称。 2.项目部调整施工进度的方法能否满足合同工期的要求?请说明理由。 3.事件一中的说法有不妥之处,指出并改正。 4.请说明项目部修筑路基施工试验段的目的。 5.事件三中的做法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