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

3314. 某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的建筑工程,建筑面积25000㎡,地上10层,地下2层(地下水位-2.0m)。主体结构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柱网尺寸9m*9m(局部柱网为6m*6m),梁底模板施工单位按经验起拱高度分别是20mm、12mm。梁、柱受力钢筋为HRB400E,接头连接方式为搭接。地下室外墙采用P8防水混凝土浇筑,外墙厚250mm,钢筋净距60mm。主体结构一、二层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以上各层柱强度等级为C30。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基坑采用灌注桩排桩支护,灌注桩排桩采取间隔成桩的施工顺序,已完成浇筑混凝土的桩与邻桩间距为3倍桩径。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按设计要求配置。 事件二:施工单位依据基础形式、工程规模、现场和机具设备条件以及土方机械的特点,选择了挖土机、推土机、自卸汽车等土方施工机械,编制了土方开挖施工方案后组织施工。在基坑北侧坑边大约1m处堆置了3m高的土方。土方开挖分为两段,一段人工开挖,开挖时工人间操作间距约为2m,另一段机械开挖,挖土机间距约为8m。挖土时由坡脚向上逆坡开挖,施工过程中发生了边坡塌方事故。 事件三:地下室外墙防水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现场对粗骨料最大粒径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为50mm。 事件四:在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在检查钢筋连接情况时,发现梁、柱钢筋的搭接接头有位于梁、柱端箍筋加密区的情况。 问题: 1.指出事件一中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2.指出事件二中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挖土机械选择的依据还有哪些? 3.该工程梁模板的起拱高度是否正确?说明理由。梁底模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应满足什么要求? 4.事件三中,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粒径控制是否正确?请从地下室外墙的截面尺寸、钢筋净距和防水混凝土的设计原则三方面分别分析本工程防水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粒径。本工程的粗骨料最大粒径应为多少? 5.事件四中,梁、柱端箍筋加密区出现搭接接头是否妥当?说明理由。如梁、柱端箍筋加密区的接头不可避免,应如何处理?
3315.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两栋住宅楼,总建筑面积65000m²,均为筏板基础(上反梁结构),地下2层,地上30层,地下结构连通,上部为两个独立单体一字设置,设计形式一致,地下室外墙南北向距离40m,东西向距离120m。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项目经理部首先安排了测量人员进行平面控制测量定位,很快提交了测量成果,为工程施工奠定了基础。 事件二:项目经理部编制防火设施平面布置图后,立即交由施工人员按此进行施工。在基坑上口周边四个转角处分别设置了临时消火栓,在60m²的木工棚内配备了2只灭火器及相关消防辅助工具。消防检查时对此提出了整改意见。 事件三:项目经理部针对本工程具体情况制定了《×××工程绿色施工方案》,对“四节一环保”提出了具体技术措施,实施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比如:对深基坑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减少土方开挖和回填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地的扰动,保护周边自然生态环境。 事件四:本工程用到了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相关部门根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中《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检查评分表》的内容逐项进行检查,并通过验收准许使用。 事件五:筏板基础模板拆除后,发现了收缩裂缝。 问题: 1.事件一中,测量人员从进场测设到形成细部放样的平面控制测量成果需要经过哪些主要步骤? 2.事件二中存在哪些不妥之处?并分别给出正确做法。 3.事件三中,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工程绿色施工方案》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方面应提出哪些主要技术要点? 4.事件四中,《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评分表》检查评定保证项目包括哪些内容? 5.分析事件五中混凝土收缩裂缝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3316. 某广场地下车库工程,建筑面积18000㎡。建设单位和某施工单位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合同工期140天。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将施工作业划分为A、B、C、D四个施工过程,分别由指定的专业班组进行施工,每天一班工作制,组织无节奏流水施工,流水施工参数见下表: [530028_4.gif] 事件二:项目经理部根据有关规定,针对搭设高度40m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编制了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经施工项目负责人批准后开始实施。 事件三:在施工过程中,该工程所在地连续下了6天特大暴雨(超过了当地近10年来该季节的最大降雨量),洪水泛滥,给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施工单位认为这些损失是由于特大暴雨(不可抗力事件)所造成的,提出下列索赔要求(以下索赔数据与实际情况相符): (1)工程清理、恢复费用18万元; (2)施工机械设备重新购置和修理费用29万元; (3)人员伤亡善后费用62万元; (4)工期顺延6天。 问题: 1.事件一中,列式计算A、B、C、D四个施工过程之间的流水步距分别是多少天? 2.事件一中,列式计算流水施工的计划工期是多少天?能否满足合同工期要求? 3.事件二中,指出专项施工方案实施中有无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4.事件三中,分别指出施工单位的索赔要求是否成立?说明理由。
3317. 某施工单位中标某框架结构办公大楼,工期360日历天,双方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7-0201签订固定总价合同。合同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土方工程量5000m³,机械的产量定额为200m³/台班,施工机械利用系数为0.8,每天工作2个台班,计划土方工期为9d。 事件二:当地劳动监察部门在现场抽查时发现,项目部以整个项目所有劳务班组为单位,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建筑劳务用工档案。同时,项目部以单位工程为单位,按季度将企业自有建筑劳务的情况和使用的分包企业情况向工程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承包企业支付劳务企业劳务分包款时,个别农民工的工资由班组长代领。 事件三:作业分包单位的劳务员在进场施工前,按实名制管理要求,将进场施工人员花名册及时报送总承包商备案。 事件四:该工程完工后,建设单位指令施工单位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竣工预验收,并要求总监理工程师在预验收通过后立即组织参建各方相关人员进行竣工验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验收组织安排有误,责令建设单位予以更正。 事件五:竣工验收通过后,施工单位于2019年6月2日提交竣工结算支付申请,建设单位在收到申请后一直未予答复。施工单位于2019年7月13日将工程交付给建设单位,之后与建设单位多次协调未果,于2019年9月18日向人民法院提请优先受偿权利。 问题: 1.施工机械设备选择的方法有哪些?计算需要挖土机械的数量(结果取整数)。 2.指出事件二中的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3.进场施工前,还需要把哪些文件报送总承包商备案? 4.针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的验收组织错误,本工程的竣工预验收应由谁来组织?施工单位哪些人必须参加?本工程的竣工验收应由谁进行组织? 5.竣工结算支付申请的内容包括哪些?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7-0201,应从哪天开始计算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