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

3271. 背景材料: 某新建办公楼工程,地下2层,地上20层,建筑面积2.6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进行招标,最终M公司中标,与建设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价款为10500万元。 工程施工前,试验员组织编制了项目检测试验计划,经施工企业技术部门审批后实施,监理单位指出检测试验计划编制与审批程序错误,要求项目部调整后重新报审。 该工程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部分建设所需要的材料的数量及预算价格如表11-1所示。 [614323_19.gif] 项目部通过分析中标价得知,期间费用为850.00万元,利润为1050.00万元,增值税为870.00万元。 根据施工合同约定,某专项工程由M公司自行分包,该专项工程由A、B、C、D四个分部工程组成,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确定中标人。专业作业承包人费用部分数据见表11-2。 [614622_22.gif] 分包合同中有关费用支付条款如下: (1)开工前M公司向分包单位支付合同价的20%作为工程预付款,工程预付款从未施工工程尚需的主要材料及构件的价值相当于工程预付款时起扣,从每次工程结算款中按材料和构件占施工产值的比重抵扣工程预付款,竣工前全部扣清,主要材料所占比重为60%。 (2)进度款按月结算。 (3)规费综合费率7.5%(以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之和为基数),增值税税率9%。 (4)工程质量保修金3%,在每月工程进度款中扣除,质保期满后返还。 该专项工程1~5月份完成产值见表11-3。 [633746_5.gif] 问题: 1.指出项目检测试验计划编制、审批程序中存在的问题并写出正确做法。项目检测试验计划的内容有哪些? 2.根据材料ABC分类法,表11-1中哪些材料属于A类材料?对于此类材料应如何进行管理? 3.分别按照制造成本法,完全成本法计算该工程的施工项目成本是多少万元。(保留小数点后2位)施工项目成本划分为哪几类? 4.计算M公司自行分包的专项工程合同价、预付款和起扣点。(单位:万元,保留小数点后2位)。 5.1~4月每月M公司应拨付的工程进度款各为多少万元?(保留小数点后2位)。
3272. 背景资料: 某厂区新建一栋办公楼和一栋钢结构厂房,办公楼地下一层,地上十三层,总建筑面积18500㎡,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外墙全部采用单元式玻璃幕墙,屋面保温采用硬泡聚氨酯。经过公开招标,确定施工单位A中标,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A依据《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合同(示范文本)》GF-2020-0216签订施工总承包合同。 该工程全年浇筑混凝土为9500m³,混凝土为商混(不考虑现场搅拌),混凝土养护用水量定额取750L/m³。已知施工用水系数K1取1.15,用水不均衡系数K2取1.5,混凝土施工工期为150天,每天按2班组织。 项目制定的喷涂硬泡聚氨酯施工技术方案中规定:喷涂时喷嘴与施工基面的间距由项目技术负责人根据经验确定;一个作业面分遍喷涂,每遍厚度为20mm;当日的作业面当日连续喷涂施工完毕,硬泡聚氨酯喷涂后10min内严禁上人,喷涂完成后,及时做好保护层。 总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相关人员对各分部工程进行验收,明确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合格规定包括:(1)建筑节能各分项工程验收应全部合格;(2)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等。 问题: 1.该工程施工期间是否需要变形监测,说明理由。哪些对象在施工期间需要进行变形监测? 2.计算混凝土施工用水量。(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小数)计算现场总用水量时需要考虑哪些用水量? 3.指出技术方案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4.需要设计单位参加验收的分部工程有哪些?节能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合格规定还有哪些?
3273. 背景资料: 某公司新建6栋完全一样的工业厂房项目,地下1层,地上6层,主体采用框架结构。某施工单位中标后与建设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 该项目基坑开挖深度为6m,为深基坑,且地下水丰富。项目部拟执行《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GB50497—2019有关规定,对现场的地下水进行检测。 由于项目所处城市之中,施工现场要做好环境保护。施工单位环境保护措施如下: ①施工期间确需夜间施工的,项目部提前公告附近社区居民后即可施工。 ②夜间室外照明灯加设灯罩,透光方向集中在施工范围。 ③工程泥浆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为完成工程项目的绿色施工目标,项目部采用了基坑与地下工程施工的资源保护和创新技术、建材与施工机具和设备绿色性能评价及选用技术、建筑垃圾减排及回收再利用技术等创新技术。 施工现场入口仅设置了企业标识牌、工程概况牌,检查组认为制度牌设置不完整,要求补充。工人宿舍室内净高2.3m,每个房间住20个工人,由于场地限制,部分宿舍设置在已建好的楼层里。检查组认为不符合相关要求,对此下发了整改通知单。 根据相关规定,现场相关单位对进场材料进行质量验证。施工单位采购的某批物资,施工时出现了质量不合格问题,因该批材料在进场时,业主验证没有问题,施工单位拒绝赔偿损失。 问题: 1.深基坑现场的监测对象除地下水外,还有哪些? [613836_15.gif] 2.指出施工单位环境保护措施中的错误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绿色施工创新技术还有哪些? 3.施工现场入口还应设置哪些制度牌?现场工人宿舍应如何整改? 4.材料进场时进行的质量验证包括哪些内容? 5.施工单位拒绝赔偿的做法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3275. 背景资料: 某办公楼项目位于市中心,地下1层,地上14层,土质为砂土。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筏板基础,框架剪力墙结构,外墙装饰部分为玻璃幕墙。 施工前,施工单位上报了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方案,其中部分内容如下: (1)成孔选择正循环钻机; (2)施工前进行了工艺性试成孔,数量为1根; (3)混凝土强度比设计提高等级配置,坍落度控制在160~180mm; (4)每根桩设置3根注浆管进行桩底注浆。 混凝土施工前,施工单位编制了相关施工技术方案,其部分内容如下:混凝土泵车靠近浇筑地点,浇筑时由近至远进行;柱混凝土浇筑时,为了保证混凝土不发生离析,当粗骨料粒径大于25mm时,其自由倾落高度控制在6m以内;在浇筑与柱和墙连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在柱和墙浇筑完毕后停歇0.5h,再继续浇筑。 首层框架柱1的位置与轴线位置偏差过大,项目部组织了质量专题会议,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项目部对装饰装修工程幕墙子分部进行过程验收中,检查了玻璃幕墙安装等各分项工程并验收合格。 问题: 1.指出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专项施工方案中的不妥之处,并给出正确做法。桩底注浆时,终止注浆的条件有哪些? 2.指出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案中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当混凝土的自由倾落高度过大时,可采取什么方法防止混凝土发生离析? 3.试分析框架柱1的位置与轴线位置偏差过大的原因。 4.幕墙子分部工程中还包括哪些分项工程?写出分项工程的划分依据。
3276. 背景资料: 某工程,建筑面积6.5万㎡,地下二层,地上十层,框架结构,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了施工合同。开工前,项目部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监理工程师审核后,指出施工总平面图设计中有以下不妥之处: 1.危险品仓库远离现场单独设置,距在建工程不小于10m; 2.工作有关联的加工厂适当分散布置; 3.货物装卸时间长的仓库靠近路边; 4.主干道单行循环,兼作消防车道,宽度3.5m。 项目部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统计用水指标如下:施工用水量5L/S、生活区生活用水量2L/S、施工机械用水量3.5L/S、现场生活用水量1.5L/s、消防用水量10L/S,漏水损失按10%计算。项目部确定临时用电方案如下:直接埋地敷设的电缆过墙时套铁管防护;三级配电按照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设置,分配电箱靠近进场电源的区域且与开关箱保持50m间距;开关箱通过外接插座同时控制2台设备。 施工前由项目经理组织编写了项目质量计划,内容包含:质量目标和质量要求;质量管理体系和管理职责等。质量计划中对监督检查、计划执行、质量管理记录等作出明确要求,其中施工质量管理记录包括施工日记和专项施工记录;使用机具和检验、测量及试验设备的管理记录;监督检查和整改、复查记录等。 现场楼层边缘、基坑边缘等临边处设置高度1.1m的防护栏杆,立杆间距为2.5m,同时设置高度150mm的挡脚板,并张挂密目式安全网。建筑首层各通道口处设置高度3m的双层防护棚供机动车和行人通行。安全管理人员现场检查时发现上述安全防护措施不合理,要求整改,在整改过程中由于作业平台坠落,导致3名工人死亡,2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200万元。 项目部依据《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监管信息系统技术标准》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环境及人员等状况实施监督管理,其系统组成主要包括质量监管、移动数据采集、视频监控、基础数据管理和应用维护等子系统。 各项工程全部完工后,施工单位项目部组织预验收,预验收通过后,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设计、勘察、施工、建设等单位项目负责人进行竣工验收。 问题: 1.答出施工总平面图设计中不妥之处的正确做法。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内容有哪些? 2.列式计算施工现场总用水量。针对临时用电方案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3.项目质量计划的内容还有哪些?施工质量管理记录还应包含哪些内容? 4.写出安全防护措施相应的正确做法。该安全事故属于哪个等级?建筑业最常发生的事故有哪5种? 5.施工现场监管信息系统还包括哪些子系统?该工程验收程序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3277. 背景资料: 某数据中心办公大楼,建筑高度220m,合同造价12亿元,工期17个月,筒体结构。经公开招标,某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企业中标,并与建设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承包商根据合同规定,在开工前编制了该项目的施工进度计划,如图6-1所示。经监理单位确认后,承包商按计划实施。 [613220_12.gif] 项目启动后,该企业遵循相应的步骤组建了项目部,企业法定代表人制订了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编制了不同层次的施工组织设计。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施工到第2个月时,建设单位要求增加一项工作D,工作D持续时间为3个月。工作D安排在工作A完成之后,工作I开始之前。 [613348_13.gif] 事件二:由于设计变更导致工作C在进场的情况下滞后了3个月才开始施工,造成了30名工人窝工,租赁机械一共闲置180个台班。根据当地用工标准,人工工资为160元/工日,窝工补偿为80元/工日;施工机械运转台班费为380元/台班,租赁费用为150元/台班。 事件三:工作D施工过程中由于雷电引发火灾,导致整体中断施工1个月,工人大量窝工,发生窝工费用28.4万元,火灾烧毁施工方刚刚采购的一批价值18万元的外墙保温板。为提高后续防雷能力,部分设计进行变更(该变更不影响总工期),经估算涉及费用122.5万元。 上述事件发生后,施工总承包单位均按合规程序向建设单位提出索赔。 问题: 1.该项目是否存在超越资质承揽业务的情况?说明理由。 2.组建项目部的过程中有何不妥?说明理由。写出建立项目部应遵循的步骤。 3.施工组织设计按编制对象,可分为哪几个层次?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4.绘制增加工作D后的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并计算此时的总工期。工作C、D的延误分别对总工期产生什么影响?说明理由。 5.分别判断事件二、事件三发生后施工单位能够索赔的费用和工期是多少?(每月按30天计算,单位:万元)
3280. 背景资料: 某新建住宅楼,框剪结构,地下1层,地上16层,建筑面积1.9万㎡。某施工单位中标后,与建设单位签订施工合同。项目部按照住建部《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2版)》建质规〔2022〕2号的要求,依法落实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准确判定、及时消除重大事故隐患。 施工单位按规定对钢材、胶合板等材料核查备案证明,钢筋和水泥进场时,对其性能指标进行抽样检验。经检验,某批次钢筋不满足有关规范、标准的要求,项目部针对不合格材料办理退场手续,由物资管理部门提出退场申请,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同意后报请监理工程师见证退场,填写不合格材料(半成品)退场记录。 施工单位采用实际进度前锋线法对进度计划进行监测,并形成书面进度报告。项目部在工程施工到第10月底时,对施工进度进行了检查,工程进展状态如图4-1中前锋线所示。 [612734_7.gif] 检查结束后,项目部分析了进度偏差的影响并确定调整的对象和目标,选择适当的调整方法,依据赶工参数(具体见表4-1),对相关施工过程进行压缩,确保工期不变。 [612815_7.gif] 问题: 1.实行备案证明管理的建筑材料还有哪些?分别写出进场钢筋、水泥的复试内容。 2.不合格材料退场审批程序是否合理,说明理由。退场记录包括哪些内容? 3.写出网络计划的关键线路(工作表示),根据图4-1中进度前锋线分析第10月底工程的实际进展情况。 4.施工进度计划实时监测的方法还有哪些?写出项目书面进度报告的内容。 5.按照经济、合理的原则考虑,请分别写出最适宜压缩的施工过程和相应的压缩天数。选择优化对象时,应考虑哪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