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选课
题库
2026卫生
讲师
考试资讯
员工核验
防骗
400-118-6070
登录
注册
搜索
卫生资格
执业护士资格
初级药学
初级护理
初级技师
主管药师
主管护师
主管技师
主治中医
主治医师
卫生人才评价
财会金融
金融从业
经济师
会计
财税
建筑工程
建造造价
消防安全
设计勘探
其他工程类
卫生资格高级
基础医学
护理学
临床医学
医学技术
口腔医学
中医学
中西医结合
药学
中药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
执业医药师
药师
兽医
医师
职称考试
考公考编
家政服务
物流
其他
其他
建筑工程
财税
金融
专业:
一级建造师
二级建造师
一级造价工程师
二级造价工程师
监理工程师
注册咨询工程师
题库:
建设工程经济
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市政公用工程
公路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
港口与航道工程
矿业工程
通信与广电工程
机电工程
建筑工程
铁路工程
民航机场工程
公路工程
1161. 关于水准点复测与加密要求,正确为()。
1162. 填石渗沟的形状通常为()。
1163. 石质路堑直接应用机械开挖的优点是()。
1164. 产生边坡滑坡病害的原因有()。
1165. 下列关于重力式挡土墙施工说法,正确的是()。
1166. 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段路基工程,其中K18+220-K18+430设置了一段挡土墙,路基填方高度最高为11m,挡土墙横断面示意图如下。 [10480_2.gif] 挡土墙施工流程为:施工准备(含构件C预制)→测量放线→工序A→地基处理→排水沟施工→基础浇筑→构件C安装→工序B→填料填筑与压实→墙顶封闭。 【问题】 1.按照挡土墙设置的位置和结构式划分,分别写出该挡土墙的名称。 2.写出挡土墙施工流程中工序A,工序B与图中构件C的名称。写出挡土墙施工流程中必须交叉进行的工序。
1167. 某施工单位承建某高速公路K11+320~K30+180段改扩建工程,由双向四车道扩建为双向六车道,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K13+826~K14+635段为填方路段,边坡高度最低为20.6m,最高为24.8m.路床填筑时,每层最大压实厚度宜不大于(A)mm,顶面最后一层压实厚度应不小于(B)mm. 事件二:本工程填方量大,借方困难,部分填料含水量较大。需掺灰处理,经反复试验,掺灰土的CBR值在6%~7%之间。 【问题】 1.事件一中,本段填土路基是否属于高路堤?说明理由。分别写出A、B的数值。 2.事件二中,掺灰土能否作为上路床填料?说明理由。
1168. 某二级公路工程施工合同段,包含两段路基(K6+000~K6+460、K6+920~K8+325)和一座隧道(K6+460~K6+920),两段路基中既有挖方也有填方。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部分路基填筑利用隧道洞渣作为路基填料,一般路段采用分层填筑方法施工,土石方分层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如图1 [10422_2.gif] 【问题】 1.写出图1中A和B的名称。 2.路基填筑前,“摊铺厚度”指标应通过什么方法确定?图1中,“洒水或晾晒”的目的是什么?
1169. 某施工单位承建了长度为15km的高速公路路基工程,合同工期2年。主要工程内容包括路基、桥梁、通道涵洞、防护及排水等。其中,路基工程有约3km连续段落需进行软基处理,并经90天预压后进行路基填筑,本段落软基处理深度在4m~8m之间,设计要求以竖向排水体方式进行软基处理填方边坡高度在3m~21m之间,为保证高填方路基稳定,设计采用了3m高6m宽的反压护道。本合同段路基挖、填方边坡均采取浆砌片石坡面防护。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项目部就本合同段路基工程编制了施工方案,主要内容包括: ①编制依据 ②工程概况 ③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关键技术参数与技术措施 ④施工技术方案设计图 ⑤技术方案的主要计算书 ⑥A、B、质量保证,文物保护及文明施工措施 ⑦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事件二:基处理完成后,项目部为加快工程进度采取了如下措施: ①在软基路段堆载预压期间进行桥台、涵洞、通道工程施工 ②路堤与反压护道分开填筑,待所有路堤施工完成后再进行反压护道施工。 事件三:在软基处理后的高填方路段,路基防护工程设计采用了三级浆砌片石护坡,为便于边坡后期维护,每200m长度内间断采用了10m宽加厚浆砌片石护面墙。并按规范要求设计了防滑坎。施工队为了保证工程进度,提出如下技术措施: ①在路堤预压期间施工浆砌片石护坡; ②所有片石在路基坡面上直接铺筑后再以砂浆填充缝隙 ③片石护坡每10~15m应设置一道伸缩缝,缝宽宜为20~30mm.基底地质有变化处应设沉降缝。且伸缩缝与沉降缝可合并设置; ④砂浆初凝后,立即进行养护,砂浆终凝前,砌体应覆盖; ⑤护面墙施工完成后再施工防滑坎。 【问题】 1.结合背景资料,写出软基处理关于竖向排水体较常用的两种方式。 2.结合事件一及你对工程管理过程中编制施工方案的理解,完善第⑥条中A、B的内容。 3.事件二中①、②两项措施均明显错误,写出正确做法。 4.逐条判断事件三中的措施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写出正确做法。
1170. 某施工单位承建某高速公路K11+320~K30+180段改扩建工程,由双向四车道扩建为双向六车道,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K13+826~K14+635段为填方路段,边坡高度最低为20.6m,最高为24.8m.路床填筑时,每层最大压实厚度宜不大于(A)mm,顶面最后一层压实厚度应不小于(B)mm。 事件二:本工程填方量大,借方困难,部分填料含水量较大,需掺灰处理,经反复试验,掺灰土的CBR值在6%~7%之间。 事件三:本工程K22+300~K23+100为高填路堤,其新拓宽部分局部路段穿越软土地基,设计采取了粉喷桩对软基进行处理。 事件四:K25+550~K30+180段有若干鱼塘,水深低于2m,塘底淤泥厚度最大不超过0.8m,软土层厚度大于4m,小于8m,施工单位拟采取抛石挤淤或袋装砂井处理软基。 事件五:扩建路面工程与原设计路面结构层一致,通车后不久,巡查发现某软基填方区间新旧路面结合部有一条长约80m、宽约1.5mm的纵向裂缝。业主召集路基、路面等技术专家对纵向裂缝进行论证及原因分析。专家会议结论是“该80m路段路面材料及工艺控制均无缺陷,沥青路面扩建与旧路面结合部质量良好,裂缝产生与路面施工无关。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路基施工引起的。 【问题】 1.事件一中,本段填土路基是否属于高路堤?说明理由。分别写出A、B的数值。 2.事件二中,掺灰土能否作为上路床填料?说明理由。 3.事件三中,粉喷桩处理软基的主要目的有哪些? 4.事件四中,两种软基处理方案哪种较合理?说明理由。 5.写出事件五中裂缝产生的两条主要原因。
1171.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某丘陵区一级公路路基施工任务。K5+630~K5+810的平均挖方深度7m左右,施工单位采用的某一开挖断面示意图1,要求上下错台同时掘进。 [10422_2.gif] 【问题】 1.针对平均运距3000m的土方,写出宜配置的挖运施工机械。 2.根据开挖断面示意图,写出K5+630~K5+810路段的路堑开挖方法的名称,并简要说明图中第二台阶掘进中暂不开挖土体A在施工中的主要作用。 案例(六) 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段高速公路路基工程,公路设计车速为100km/h.其中,K18+230~K18+750为路堑,岩性为粉质黏土、粉砂质泥岩,采用台阶式边坡。本路段最大挖深桩号位于K18+520,路基填挖高度为-31.2m,桩号K18+520横断面设计示意图如图3所示。 [10422_1.gif] 在项目开工前,施工单位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发布高速公路堑高边坡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的通知》,对全线的路堑工程进行了总体风险评估,其中,K18+230~K18+750段路堑高边坡总体风险等级为Ⅱ级。路堑开挖前,施工单位对原地面进行了复测,并进行了路基横断面边桩放样,边桩放样采用坐标法。设计单位提供的设计文件包括“导线点成果表”“直线、曲线及转角表”“路基设计表”“路基标准横断面图”“路基典型横断面设计图”“路基横断面设计图”“防护工程设计图”等。路堑开挖过程中,为监测深路堑边坡变形和施工安全,施工单位埋设了观测桩。在挖至路基设计标高后,施工单位开始由下往上进行防护工程施工。 【问题】 1.K18+230~K18+750段路堑高边坡工程是否需要进行专项风险评估?如果要进行专项风险评估,应在何时完成? 2.图3中,标注尺寸120cm和2600cm分别是指什么宽度? 3.改正施工单位在防护工程施工中的错误。
1172.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养护时间应根据()而定。
1173. 关于热拌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压实的说法,错误的是()。
1174. 按矿料级配分类,属于开级配沥青混合料的是()。
1175. 关于水泥混凝土路面胀缝设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1176.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沥青面层不宜采用()做填料。
1177. 乳化沥青碎石在拌合与摊铺过程中对已破乳的混合料,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应予()。
1178. 水泥路面碎石化施工时,表面处在10cm×10cm以上的应利用()找平,以保证加铺沥青面层的平整度。
1179. 气候炎热干燥时,水泥稳定材料碾压时的含水率可比最佳含水率增加()个百分点。
1180. 关于填隙碎石施工的说法,错误的是()。
首页
上一页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