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

838. 【背景资料】 某单位承建一条水泥混凝土道路工程,道路全长1.2km,混凝土标号C30。项目部编制了混凝土道路路面浇筑施工方案,方案中对各个施工环节做了细致的部署。在道路基层验收合格后,水泥混凝土道路面层施工前,项目部把混凝土道路面层浇筑的工艺流程对施工班组做了详细的交底如下:安装模板→装设拉杆与传力杆→混凝土拌合与①→混凝土摊铺与②→混凝土养护及接缝施工,其中对胀缝节点部位的技术交底如图所示。 [2561_77.gif] 混凝土道路面层施工中,监理工程师发现个别拉杆松脱,个别拉杆漏插。 混凝土道路面层浇筑完成后,采用围水养护方式。养护了数天后,项目部将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做了试压,数据显示已达设计强度的80%。项目部抓紧安排了混凝土道路面层切缝、灌缝工作。 为保证“工完、料清、场清”文明施工,工人配合翻斗车直接上路进行现场废弃物清运工作。 【问题】 1.在混凝土面层浇筑工艺流程中,请指出拉杆、传力杆采用的钢筋类型。 2.补充①、②施工工序的名称。指出图中传力杆的哪一段为固定端。 3.针对监理工程师发现的问题,施工单位应如何处理? 4.混凝土道路面层养护方式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5.当混凝土强度达设计强度80%时能否满足翻斗车上路工作?说明理由。
840. 【背景资料】 某项目部承建一项二级公路新建沥青道路工程,路基宽度12m,指令工期100d。上面层采用沥青混凝土(AC-13),下面层采用沥青混凝土(AC-20);基层采用18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宽度10.5m;底基层采用级配碎石。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项目部将路面施工分成四个施工段和三个主要施工过程(包括底基层、基层、面层),每个施工段、施工过程的作业天数如表1-1。工程部按流水作业计划编制的横道图如表1-2,并组织施工,基层在常温下需要养护7d。 [2561_76.gif] 事件二:施工单位确定的级配碎石底基层实测项目有:压实度、纵断高程、宽度、横坡等。 事件三:在路面基层施工完成后,必须进行的工序还有C、D,然后才能进行路面下面层施工。 事件四: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施工前,施工单位编制了现场作业指导书,其中部分要求如下: (1)下面层摊铺采用平衡梁法; (2)摊铺机每次开铺前,将熨平板加热至80℃; (3)采用雾状喷水法,以保证沥青混合料碾压过程不粘轮; (4)摊铺机无法作业的地方,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可采取人工摊铺施工。 【问题】 1.按表1-1、表1-2所示,补画基层与面层的横道图线。(将表1-2复制到答题卡上作画,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确定底基层与基层之间及基层与面层之间的流水步距。 2.该项目计划工期为多少天?是否满足指令工期。 3.补充事件二中级配碎石底基层实测项目的漏项。 4.写出事件三中主要施工工序C、D的名称。 5.逐条判断事件四中现场作业指导书的要求是否正确?并改正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