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公用工程

3046. 【背景资料】某公司中标承建该市城郊结合部交通改扩建高架工程,该高架上部结构为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梁底板距地面高15m,宽17.5m,主线长720m,桥梁中心轴线位于既有道路边线,在既有道路中心线附近有埋深1.5m的现状DN500自来水管道和光纤线缆,平面布置如图所示。高架桥跨越132m鱼塘和菜地,设计跨径组合为41.5+49+41.5m,其余为标准联,跨径组合为(28+28+28)m×7联,支架法施工。下部结构为:H型墩身下接10.5m×65m×33m承台(埋深在光纤线缆下0.5m),承台下设有直径1.2m,深18m的人工挖孔灌注桩。 [570913_1.gif] 项目部进场后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提出了“支架地基加固处理”专项方案中,项目部认为在支架地基预压时的荷载应不小于支架地基承受的混凝土结构物恒载的1.2倍即可,并根据相关规定组织召开了专家论证会,邀请了含本项目技术负责人在内的四位专家对方案内容进行了论证。专项方案经论证后,专家组提出了应补充该工程上部结构施工流程及支架地基预压荷载验算需修改完善的指导意见。项目部未按专家组要求补充该工程上部结构施工流程和支架地基预压荷载验算,只将其他少量问题做了修改,上报项目总监和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审批时未能通过。 【问题】 1.写出该工程上部结构施工流程(自箱梁钢筋验收完成到落架结束,混凝土采用一次浇筑法。) 2.编写“支架地基加固处理”专项方案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项目部在支架地基预压方案中,还有哪些因素应进入预压荷载计算? 4.该项目中除了“DN500自来水管道,光纤线缆保护方案中”和“预应力张拉专项方案”以外还有哪些内容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未上报专项方案,请补充。 5.项目部邀请了含本项目技术负责人在内的四位专家对两个专项方案进行论证的结果是否有效?如无效请说明理由并写出正确做法。
3047. 【背景资料】某公司承建一座市政桥梁工程,桥梁上部结构为9孔30m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宽横断面布置T梁12片,T梁支座中心线距梁端600mm,T梁横截面示意,如图1所示。 [573112_5.gif] 项目部进场后,拟在桥位线路上现有城市次干道旁租地建设T梁预制场,T梁预制场平面布置示意,如图2所示,同时编制了预制场的建设方案: (1)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 (2)预制台座数量按预制工期120d、每片梁预制占用台座时间为10d配置; (3)在T梁预制施工时,现浇湿接缝钢筋不弯折,两个相邻预制台座间要求具有宽度2m的支模及作业空间; (4)露天钢材堆场经整平碾压后表面铺砂厚50mm; (5)由于该次干道位于城市郊区,预制场用地范围采用高1.5m的松木桩挂网围护。 [573348_6.gif] 监理审批预制场建设方案时,指出预制场围护不符合规定。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雨季导致现场堆放的钢绞线外包装腐烂破损,钢绞线堆场处于潮湿状态。 事件二:T梁钢筋绑扎、钢绞线安装、支模等工作完成并检验合格后,项目部开始浇筑T梁混凝土,混凝土浇筑采用从一端向另一端全断面一次性浇筑完成。 【问题】 1.全桥共有T梁多少片?为完成T梁预制任务最少应设置多少个预制台座?均需列式计算。 2.列式计算图2中预制台座的间距B和支撑梁的间距L。(单位以m表示) 3.给出预制场围护的正确做法。 4.事件一中的钢绞线应如何存放? 5.事件二中,T梁混凝土应如何正确浇筑?
3048. 【背景资料】某公司承建一座城市互通工程,工程内容包括①主线跨线桥(Ⅰ、Ⅱ)、②左匝道跨线桥、③左匝道一、④右匝道一、⑤右匝道二等五个子单位工程,平面布置如图1所示。两座跨线桥均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其余匝道均为道路工程。主线跨线桥跨越左匝道一;左匝道跨线桥跨越左匝道一及主线跨线桥;左匝道一为半挖半填路基工程,挖方除就地利用外,剩余土方用于右匝道一;右匝道一采用混凝土挡墙路堤工程,欠方需外购解决;右匝道二为利用原有道路路面局部改造工程。 [571429_2.gif] 主线跨线桥Ⅰ的第2联为(30m+48m+3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其预应力张拉端钢绞线束横断面布置如图2所示。预应力钢绞线采用公称直径φ15.2mm高强低松弛钢绞线,每根钢绞线由7根钢丝捻制而成。代号S22的钢绞线束由15根钢绞线组成,其在箱梁内的管道长度为108.2m。 由于工程位于通过城市交通主干线,交通繁忙,交通组织难度大,因此,建设单位对施工单位提出总体施工要求如下: (1)总体施工组织计划安排应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逐步实现互通的各向交通通行任务; (2)施工期间应尽量减少对交通的干扰,优先考虑主线交通通行。 根据工程特点,施工单位编制的总体施工组织设计中,除了按照建设单位的要求确定了五个子单位工程的开工和完工的时间顺序外,还制定了如下事宜: 事件一,为限制超高车辆通行,主线跨线桥和左匝道跨线桥施工期间,在相应的道路上设置车辆通行限高门架,其设置的位置选择在图1所示的A~K的道路横断面处。 事件二,两座跨线桥施工均在跨越道路的位置采用钢管—型钢(贝雷桁架)组合门式支架方案,并采取了安全防护措施。 事件三,编制了主线跨线桥Ⅰ的第2联箱梁预应力的施工方案如下: (1)该预应力管道的竖向布置为曲线形式,确定了排气孔和排水孔在管道中的位置; (2)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采用两端张拉方式; (3)确定了预应力钢绞线张拉顺序的原则和各钢绞线结束的张拉顺序; (4)确定了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的工作长度为100cm,并计算钢绞线的用量。 [571857_3.gif] 【问题】 1.写出五个子单位工程符合交通通行条件的先后顺序。(用背景资料中各个子单位工程的代号“①~⑤”及“→”表示) 2.事件一中,主线跨线桥和左匝道跨线桥施工期间应分别在哪些位置设置限高门架?(用图1中所示的道路横断面的代号“A~K”表示) 3.事件二中,两座跨线桥施工时应设置多少座组合式支架?指出组合门式支架应采取哪些安全防护措施? 4.事件三中,预应力管道的排气孔和排水孔应分别设置在管道的哪些位置? 5.事件三中,写出预应力钢绞线张拉顺序的原则,并给出图2中的钢绞线束的张拉顺序。(用图2中所示的钢绞线束的代号“S11~S23”及“→”表示) 6.事件三中,结合背景资料,列式计算图2中代号为S22的所有钢绞线束需用多少米钢绞线制作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