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分试题】2020年主管中药师考试《专业实践能力》试题:外用膏剂
2020年10月19日 来源:来学网2020年考试已经结束,想要2021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生,登录网上预报名统一网址:中国卫生人才网 ,进入网上报名栏目报名。2021年考试时间:预计5月22、23日。来学网小编整理了2020年主管中药师考试《专业实践能力》试题,仅供各位考生学习参考!
一、A1
1、用聚乙二醇制备软膏基质时常采用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混合应用,其目的是
A、增加药物在基质中的溶解度
B、增加药物的穿透性
C、调节吸水性
D、调节稠度
E、减少吸湿性
2、下列软膏基质中释药穿透吸收最好的是
A、蜂蜡
B、羊毛脂
C、硅油
D、乳剂型基质
E、植物油
3、羊毛脂做软膏基质时,有许多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熔点适宜
B、吸水性好
C、水溶性基质
D、涂展性好
E、稳定性好
4、不属于油脂性软膏基质的是
A、羊毛脂
B、凡士林
C、卡波普
D、蜂蜡
E、硅油
5、橡胶膏剂的制备方法为
A、乳化法
B、热熔法
C、溶剂法
D、研合法
E、熔合法
6、在水中浸泡以减轻刺激性的黑膏药制备过程为
A、去“火毒”
B、摊涂
C、药材提取
D、炼油
E、下丹成膏
7、黑膏药制备过程中反应生成脂肪酸铅盐的过程为
A、去“火毒”
B、摊涂
C、药材提取
D、炼油
E、下丹收膏
8、处方中如有乳香、没药、冰片等,在黑膏药制备中哪个工序中加入为妥
A、去“火毒”
B、摊涂
C、药材提取
D、炼油
E、下丹成膏
9、外用膏剂中药物透皮吸收过程包括
A、解吸、溶解、扩散
B、浸润、渗透、解吸、溶解、扩散
C、浸润、渗透
D、释放、穿透、吸收
E、渗透、扩散
10、软膏中油脂性基质选用的灭菌方法最好是
A、火焰灭菌法
B、紫外线灭菌
C、湿热灭菌法
D、滤过除菌法
E、干热空气灭菌法
11、下列水合作用最强的软膏基质是
A、水溶性基质
B、胶体型基质
C、油脂性基质
D、W/O型乳剂基质
E、O/W型乳剂基质
12、下列软膏基质中,药物吸收最好的是
A、蜂蜡
B、聚乙二醇
C、羊毛脂
D、凡士林
E、乳剂基质
13、羊毛脂作为油脂性软膏基质,其优点不包括
A、润滑作用差
B、稳定性好
C、熔点适宜
D、吸水性好
E、无刺激性
14、下列选项中不是软膏中常用硅油作为油脂性基质的主要原因
A、易涂布
B、疏水性强
C、亲水性强
D、无刺激性
E、不污染衣物
15、下列不属于油脂性软膏基质的是
A、蜂蜡
B、羊毛脂
C、硅酮
D、凡士林
E、聚乙二醇
16、软膏剂可用于下列情况,除了
A、慢性皮肤病
B、对皮肤、黏膜起保护作用
C、对皮肤、黏膜起润滑作用
D、对皮肤、黏膜起局部治疗作用
E、急性损伤的皮肤
17、黑膏药制备时的操作过程
A、架桥现象
B、打白丝
C、返砂
D、鱼眼泡
E、去火毒
18、麝香在黑膏药制备时一般采取
A、单提
B、炼油时加入
C、摊涂时以细粉加入
D、与其他药一起提取
E、收膏时加入
19、以下说法有误的是
A、白(蜂)蜡、固体石蜡、液状石蜡常用于调节软膏的稠度
B、W/O型乳剂基质中乳化剂的HLB值为8~16
C、聚乙二醇(PEG)吸湿性强,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性
D、水溶性基质润滑作用较差
E、聚乙醇与苯甲酸混合时可使基质过度软化
20、关于软膏制备说法错误的是
A、可溶性药物、水溶性药物与水溶性基质混合时,可直接将药物水溶液加入基质中
B、可溶性药物、水溶性药物与油脂性基质混合时,一般应先用少量水溶解药物, 以羊毛脂吸收, 再与其余基质混匀
C、油溶性药物可直接溶解在熔化的油脂性基质中
D、中药提取液可浓缩至稠浸膏,再与基质混合
E、挥发性或热敏性药物应在熔融基质降温至50℃左右, 再与药物混合均匀
21、经皮吸收制剂宜选用
A、相对分子量较大、药理作用强的药物
B、相对分子量较小、药理作用弱的药物
C、相对分子量居中、药理作用强的药物
D、相对分子量较小、药理作用强的药物
E、相对分子量较大、药理作用弱的药物
二、B
1、A.枸橼酸、苹果酸
B.可可豆脂
C.四氧化三铅
D.松香、氧化锌
E.明矾
<1> 、制备黑膏药时用
A、
B、
C、
D、
E、
<2> 、制备橡胶膏剂可选用
A、
B、
C、
D、
E、
<3> 、制备栓剂可选用
A、
B、
C、
D、
E、
<4> 、制备胶剂可选用
A、
B、
C、
D、
E、
2、A.橡胶膏剂
B.注射剂
C.滴眼剂
D.黑膏药
E.软膏剂
<1> 、可采用研和法、熔和法、乳化法制备
A、
B、
C、
D、
E、
<2> 、原料+附加剂→配液→滤过→灭菌→无茵分装→质检,此工艺流程用来制备
A、
B、
C、
D、
E、
<3> 、药料提取→炼油→下丹成膏→去火毒→摊涂,此工艺流程用来制备
A、
B、
C、
D、
E、
0、A.压制法
B.凝聚法
C.冷压法
D.热压或溶剂法
E.乳化法
<1> 、软膏剂的制备方法为
A、
B、
C、
D、
E、
<2> 、软胶囊的制备方法为
A、
B、
C、
D、
E、
0、A.药物与适宜的亲水性基质及辅料混匀后,涂布于裱褙材料上制成的外用贴膏剂
B.药材提取物、药材制成的直接用于眼部发挥治疗作用的半固体制剂
C.药物溶解或分散于成膜材料中,经加工制成的薄膜状分剂量剂型
D.用有机溶剂溶解成膜材料及药物而制成的外用液体涂剂
E.药物与橡胶等基质混合后涂布于裱褙材料上的外用制剂
<1> 、橡胶膏剂
A、
B、
C、
D、
E、
<2> 、眼膏剂
A、
B、
C、
D、
E、
0、A.TBS
B.ADS
C.TDS
D.DDS
E.TTS
<1> 、经皮给药系统的简称是
A、
B、
C、
D、
E、
<2> 、经皮治疗系统的简称是
A、
B、
C、
D、
E、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 D
【解析】常用分子量在300~6000的聚乙二醇以适当比例相混合。可制成稠度适宜的基质。
2、
【正确答案】 D
【解析】一般O/W型乳剂基质中药物的释放和穿透较其他基质快。蜂蜡、羊毛脂,硅油、植物油都属于油脂性基质,所以选项中乳剂型基质的释药穿透吸收最好。
3、
【正确答案】 C
【解析】羊毛脂又称无水羊毛脂,为淡棕黄色黏稠半固体,熔点36~42℃,因含胆甾醇、异胆甾醇与羟基胆甾醇及其酯而有较大的吸水性,可吸水150%、甘油140%、70%的乙醇40%。除此之外,羊毛脂还具有软膏剂的共同特点,即药物的穿透性好、涂展性好、熔点也比较适宜。
4、
【正确答案】 C
【解析】油脂性基质如下:①油脂类,包括豚脂、植物油、氢化植物油等。②类脂类,包括羊毛脂又称无水羊毛脂、蜂蜡又称黄蜡。还有虫白蜡、鲸蜡。③烃类,包括凡士林、固体石蜡和液状石蜡。④硅酮类,俗称硅油。
5、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橡胶膏剂的制法
1.溶剂法
制备过程可分为提取药料、制备膏料、涂布膏料、回收溶剂、切割加衬、包装等步骤。即将生胶洗净,在50℃~60℃加热干燥或晾干,切成适宜大小的条块,在炼胶机中塑炼成网状胶片,消除静电18~24小时后,浸人适量的溶剂汽油中,浸泡至完全溶胀成凝胶状,移人打膏桶内搅拌3~4小时后,依次加入凡土林、羊毛脂、松香、氧化锌等制成基质,再加入药物,继续搅拌约4小时,待已成均匀膏浆时,以七号筛滤过,滤出的膏浆即膏料。经涂布、切割、加衬、包装,即得。
2.热压法
取橡胶洗净,在50℃~60℃干燥或晾干,切成块状,在炼胶机中塑炼成网状薄片,加入油脂性药物等,待溶胀后再加入其他药物和基质,碾压均匀,涂膏,切割,盖衬,包装。
6、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去"火毒":膏药若直接应用,常对局部产生刺激,轻者出现红斑、瘙痒,重者发泡、溃疡,这种刺激反应俗称"火毒"。所谓"火毒",可能是在高温时氧化及分解生成的具刺激性的低分子产物,如醛、酮、脂肪酸等。在水中浸泡或阴凉处久贮可以除去。
7、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下丹收膏:系指在炼成的油液中加入红丹,反应生成脂肪酸铅盐的过程。下丹时油温应在320℃左右,以保证与油充分反应,药油由棕褐色进而成为黑色的稠膏状物。为检查膏药的老、嫩程度,可取少量滴于水中,数秒钟后取出。膏黏手,表示太嫩;膏不粘手,又稠度适当,表示合格;膏发脆,表示过老。
8、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摊涂:取膏药团块置适宜的容器中,在水浴上熔融,加入可溶性或挥发性的药物,如乳香、没药、冰片、樟脑等可先研成细粉,等膏熬成,摊涂前加入已熔化的膏药中混匀;贵重饮片,如麝香等可研成细粉,待膏药摊涂后撒布于表面,搅匀。用竹签蘸取规定量的膏药,摊于纸或布等裱背材料上,包装,置阴凉处贮藏。
9、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药物透皮吸收过程
药物的透皮吸收包括释放、穿透及吸收三个阶段。释放系指药物从基质中脱离并扩散到皮肤或黏膜表面;穿透系指药物通过表皮进入真皮、皮下组织,对局部起作用;吸收系指药物透过皮肤或黏膜通过血管或淋巴管进人体循环而产生全身作用。
10、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软膏剂中基质的净化与灭菌:油脂性基质应先加热熔融,趁热滤过,除去杂质,再经150℃干热空气灭菌1小时并除去水分。
1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基质的性质:增加皮肤的水合作用,也能增加药物的渗透性,例如油脂性基质封闭性强,可显著增加皮肤水合作用。
12、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乳剂型基质是由水相、油相借乳化剂的作用在一定温度下乳化而成的半固体基质,分为水包油型(O/W)和油包水型(W/O)两类。由于乳化剂的表面活性作用,乳剂型基质对油、水均有一定的亲和力,软膏中药物的释放穿透性较好,能吸收创面渗出液,较油脂性基质易涂布、清洗,对皮肤有保护作用。可用于亚急性、慢性、无渗出的皮肤疾病和皮肤瘙痒症,忌用于糜烂、溃疡、水泡及化脓性创面。与水不稳定的药物不宜制成乳剂型软膏。
13、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类脂类基质系高级脂肪酸与高级醇的酯类。常用品种有:①羊毛脂:又称无水羊毛脂,为淡棕黄色黏稠半固体,熔点36℃~42℃,因含胆甾醇、异胆甾醇与羟基胆甾醇及其酯而有较大的吸水性,可吸水150%、甘油140%、70%的乙醇40%。②蜂蜡:又称黄蜡。白(蜂)蜡系由黄蜡漂白精制而成,主要成分为棕榈酸蜂蜡醇酯。因含少量的游离高级醇而有乳化作用,熔点为62℃~67℃,可作为辅助乳化剂。常用于调节软膏的稠度。此外,还有虫白蜡、鲸蜡。
14、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硅酮类基质为有机硅氧化物的聚合物,俗称硅油。常用二甲聚硅与甲苯聚硅,其黏度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增加。疏水性强,与羊毛脂、硬脂酸、聚山梨酯等均能混合。本品对皮肤无刺激性,润滑而易于涂布,不污染衣物。与油脂性基质合用制成防护性软膏,用于防止水性物质及酸、碱液等刺激或腐蚀。
15、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油脂性基质
油脂性基质包括油脂类、类脂类及烃类等,其特点是润滑、无刺激性,并能封闭皮肤表面,减少水分蒸发,促进皮肤的水合作用,故对皮肤的保护及软化作用比其他基质强。但油腻性及疏水性大,不宜用于急性炎性渗出较多的创面。
1.油脂类
油脂类基质系动、植物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及其混合物。常用的有豚脂、植物油、氢化植物油等,其中植物油常与熔点较高的蜡类熔合制成稠度适宜的基质。
2.类脂类
类脂类基质系高级脂肪酸与高级醇的酯类。常用品种有:①羊毛脂:又称无水羊毛脂,为淡棕黄色黏稠半固体,熔点36℃~42℃,因含胆甾醇、异胆甾醇与羟基胆甾醇及其酯而有较大的吸水性,可吸水150%、甘油140%、70%的乙醇40%。②蜂蜡:又称黄蜡。白(蜂)蜡系由黄蜡漂白精制而成,主要成分为棕榈酸蜂蜡醇酯。因含少量的游离高级醇而有乳化作用,熔点为62℃~67℃,可作为辅助乳化剂。常用于调节软膏的稠度。此外,还有虫白蜡、鲸蜡。
3.烃类
烃类基质系石油分馏得到的烃的混合物,大部分为饱和烃类,其性质稳定,很少与主药发生作用,不易被皮肤吸收,适用于保护性软膏。常用的品种有:①凡士林:系液体与固体烃类形成的半固体混合物,有黄、白两种。白凡士林由黄凡士林漂白而得。化学性质稳定,能与大多数药物配伍。熔点为38℃~60℃,具有适宜的稠度和涂展性,能与蜂蜡、脂肪、植物油(除蓖麻油外)熔合。吸水性较低(约吸收5%水分),故不适宜用于有多量渗出液的伤患处。与适量的羊毛脂或胆甾醇合用,可增加其吸水性。②固体石蜡和液状石蜡:常用于调节软膏剂的稠度。
4.硅酮类
硅酮类基质为有机硅氧化物的聚合物,俗称硅油。常用二甲聚硅与甲苯聚硅,其黏度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增加。疏水性强,与羊毛脂、硬脂酸、聚山梨酯等均能混合。本品对皮肤无刺激性,润滑而易于涂布,不污染衣物。与油脂性基质合用制成防护性软膏,用于防止水性物质及酸、碱液等刺激或腐蚀。
16、
【正确答案】 E
【解析】软膏剂多用于慢性皮肤病,对皮肤、黏膜起保护、润滑和局部治疗作用,急性损伤的皮肤不能使用软膏剂。
17、
【正确答案】 E
【解析】油丹化合制成的膏药若直接应用,常对局部产生刺激,轻者出现红斑、瘙痒,重者发泡、溃疡,这种刺激反应俗称"火毒"。在水中浸泡或阴凉处久置可以除去。
18、
【正确答案】 C
【解析】制黑膏药时。取膏药团块置适宜的容器中,在水浴上熔融,加入可溶性或挥发性的药材,如麝香等可研成细粉,待膏药摊涂后撒布于表面,搅匀。用竹签蘸取规定量的膏药,摊于纸或布等裱褙材料上,折合包装,置阴凉处贮藏。
19、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O/W型乳剂基质的软膏由油相、水相和乳化剂(HLB值为8~16),以及保湿剂、防腐剂等附加剂组成;W/O型乳剂基质的软膏由油相、水相和乳化剂(HLB值为3~8),以及防腐剂等附加剂组成,由于外相为油相,不需添加保湿剂。
20、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软膏剂中药物的处理及加入基质中的方法
(1)可溶性药物、水溶性药物与水溶性基质混合时,可直接将药物水溶液加入基质中;与油脂性基质混合时,一般应先用少量水溶解药物,以羊毛脂吸收,再与其余基质混匀;油溶性药物可直接溶解在熔化的油脂性基质中。
(2)不溶性固体药物应先制成细粉、极细粉,先与少量基质研匀,再逐渐加入其余基质并研匀,或将药物细粉加到不断搅拌下的熔融基质中,继续搅拌至冷凝。
(3)中药提取液可浓缩至稠浸膏,再与基质混合。
(4)共熔成分如樟脑、薄荷脑、麝香草酚等并存时,可先研磨使共熔后,再与冷至40℃左右的基质混匀。
(5)挥发性或热敏性药物应在熔融基质降温至40℃左右,再与药物混合均匀。
2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通常,药物分子量愈大,经皮吸收愈慢,故经皮吸收制剂宜选用相对分子量较小、药理作用强的药物。
二、B
1、
【正确答案】 C
【解析】制备黑药膏的原料是植物油和红丹,其中,红丹又称章丹、铅丹、陶丹,为橘红色非晶性粉末,其主要成分为四氧化三铅(Pb3O4),含量要求在95%以上。
【正确答案】 D
【解析】橡胶膏剂基质的组成包括主要原料、增黏剂、软化剂和填充剂等。其中,常用的主要原料是橡胶;常用的增黏剂是松香、甘油松香酯、氢化松香、β-蒎烯等;常用的软化剂有凡士林、羊毛脂、液状石蜡、植物油等;常用的填充剂是氧化锌和锌钡白。
【正确答案】 B
【解析】栓剂的油脂性基质可用可可豆脂或者半合成或全合成脂肪酸甘油酯。
【正确答案】 E
【解析】胶剂辅料的种类有冰糖、油类、酒类和明矾。
2、
【正确答案】 E
【解析】软膏剂的制法可用研和法、熔和法和乳化法。
【正确答案】 C
【解析】眼用溶液剂的制法:主药十附加剂→溶解→滤过→灭菌→无菌分装→质检→印字包装。
【正确答案】 D
【解析】黑膏药的制法分为药料提取→炼油→下成收膏→去火毒→摊涂等过程。
3、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软膏剂的制法
(1)研和法:系将药物细粉用少量基质研匀或用适宜液体研磨成细糊状,再递加其余基质研匀的制备方法。
(2)熔和法:系将基质先加热熔化,再将药物分次逐渐加入,边加边搅拌,直至冷凝的制备方法。
(3)乳化法:将油溶性组分混合加热熔化,另将水溶性组分加热至与油相温度相近(约80%)时,两液混合,边加边搅拌,待乳化完全,直至冷凝。大量生产,在两相混合后温度降至约30℃时,再通过乳匀机或胶体磨,使产品更细腻均匀。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软胶囊(胶丸)的制备:1.压制法,2.滴制法。
4、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橡胶膏剂系指提取物或化学药物与橡胶等基质混匀后,涂布于背衬材料上制成的贴膏剂。分为不含药的如橡皮膏(即胶布)和含药的橡皮膏(如伤湿止痛膏)两种。
橡胶膏剂黏着力强,用时无需加热软化,使用携带方便,不污染衣物。可保护伤口、防止皮肤皲裂,治疗风湿痛等疾病。橡胶膏剂膏层薄,容纳药物量少,维持时间较短。
橡胶膏剂的组成包括:①膏料层,由药物和基质组成,为橡胶膏剂的主要部分;②背衬材料,一般采用漂白细布;③膏面覆盖物,多用硬质纱布、塑料薄膜及玻璃纸等,以避免膏片互相黏着及防止挥发性成分的挥散。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眼膏剂系指由饮片提取物、饮片制成的直接用于眼部发挥治疗作用的半固体制剂。眼膏剂的基质应均匀、细腻、无刺激性,并易涂布于眼部,便于药物分散和吸收。不溶性饮片应用适宜的方法制成极细粉,基质在配制前应滤过并干热灭菌。除另有规定外,每个容器的装量应不超过5g。
5、
【正确答案】 C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外用膏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基质制成专供外用的半固体或近似固体的一类制剂。具有保护、润滑、局部治疗等作用,也可透过皮肤和黏膜发挥全身作用。此外,还有经皮给药系统(简称TDS),或经皮治疗系统(简称TTS)。
|
【来学宝典】 |
点击进入 |
|
一部报名中心现已开通线上辅导课程,名师授课、专家答疑、更有定制科学复习计划!点击进入: 一部报名中心
梅花香自苦寒来,学习是一个打磨自己的过程,希望小编整理的资料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点击进入>>>>一部报名中心—未来因学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