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刷题】2020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技术导则与标准》热身训练(二)
2020年02月26日 来源:来学网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废水排放应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是( )。
A.煤制甲醇气化炉废水
B.烧碱废水
C.合成氨工艺废水
D.码头船舶废水
【答案】A
2.国家环境质量标准是( )。
A.污染源控制的标准
B.环境质量的技术标准
C.环境质量的基础标准
D.环境质量的目标标准
【答案】D
3.下列关于跨行业综合性污染物排放标准与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有行业性排放标准的执行行业排放标准
B.《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属专项排放标准
C.没有行业排放标准的执行综合排放标准
D.综合性排放标准与行业性排放标准有时可交叉执行
【答案】D
4.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的要求,编制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应该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中的( )进行。
A.准备阶段
B.正式工作阶段
C.报告书编制阶段
D.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阶段
【答案】A
5.对于无组织排放的有害气体,为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在无组织排放源所在的生产单元和( )之间设有卫生防护距离。
A.办公区
B.其他生产单元
C.建筑群
D.居住区
【答案】D
6.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的计算公式中,如果GB 3095中没有小时浓度限值的污染物,则c0i可取( )。
A.年平均浓度限值
B.日平均浓度限值
C.日平均浓度限值的二倍值
D.日平均浓度限值的三倍值
【答案】D
7.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对于以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等城市道路为主的新建、扩建项目,应考虑交通线源对道路两侧的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评价等级应( )。
A.不高于二级
B.为一级
C.不低于二级
D.不能确定
【答案】C
8.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是根据( )确定。
A.项目周围敏感目标
B.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大影响程度
C.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范围
D.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
【答案】C
9.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对大气环境一级评价项目,其监测制度应进行( )。
A.一期
B.二期
C.三期
D.四期
【答案】B
10.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经估算模式计算出某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max)为30%,占标率10%对应的落地浓度所处最远距离(D10%)为0.8km(厂界内),则该项目的大气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边长是( )。
A.二级、5km
B.二级、1.6km
C.三级、5km
D.三级、1.6km
【答案】C
11.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以下不符合河流取样断面布设原则的是( )。
A.排污口上游应设取样断面
B.调查范围内取水口附近应布设取样断面
C.调查范围内水文站附近可不设取样断面
D.调查范围内河流支流汇入处应布设取样断面
【答案】C
12.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下列关于湖泊、水库简化的简化要求说法错误的是( )。
A.评价等级为一级时,大湖(库)可以按中湖(库)对待,停留时间较短时也可以按小湖(库)对待
B.评价等级为一级时,中湖(库)可以按大湖(库)对待,停留时间较短时也可以按小湖(库)对待
C.评价等级为三级时,中湖(库)可以按小湖(库)对待,停留时间很长时也可以按大湖(库)对待
D.评价等级为二级时,如何简化可视具体情况而定
E.水深大于10m且分层期较长(如大于30d)的湖泊、水库可视为分层湖(库)
【答案】A
13.预测无风时大湖的非持久性污染物环境影响,《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推荐的数学模式是( )。
A.湖泊环流二维稳态混合模式
B.湖泊完全混合衰减模式
C.湖泊推流衰减模式
D.湖泊环流二维稳态混合衰减模式
【答案】C
14.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以下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模型中可用于河流混合过程段预测的是( )。
A.河流完全混合模式
B.河流一维稳态模式
C.S-P模式
D.河流二维稳态混合模式
【答案】D
15.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一般情况下,单项水质参数评价采用( )进行。
A.标准指数法
B.极值指数法
C.自净利用指数法
D.内梅罗指数法
【答案】A
16.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评价地面水环境影响时,( )是评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基本资料。
A.水域功能
B.工程性质
C.评价标准
D.环境现状
【答案】A
17.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某河平水期平均流量为120m3/s,河流断面形状近似矩形,河宽60m,水深4.2m,在取样断面上应取( )水样。
A.6个
B.3个
C.4个
D.2个
【答案】B
18.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建设项目既拥有固定声源,又拥有流动声源时,应( )。
A.只进行固定声源环境影响评价
B.只进行流动声源环境影响评价
C.分别进行噪声环境影响评价
D.只进行叠加环境影响评价
【答案】C
19.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突发噪声的评价量为( )。
A.昼间等效声级(Ld)
B.最大A声级(Lmax)
C.夜间等效声级(Ln)
D.等效连续A声级(Leq)
【答案】B
20.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运行期声源为固定声源时,( )作为环境影响评价时段。
A.固定声源投产运行前
B.固定声源投产运行中
C.固定声源施工后
D.固定声源投产运行后
【答案】D
一部报名中心现已开通线上辅导课程,名师授课、专家答疑、更有定制科学复习计划!点击进入: 一部报名中心
梅花香自苦寒来,学习是一个打磨自己的过程,希望小编整理的资料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点击进入>>>>一部报名中心—未来因学而变